从包头始发的“巴盟120”

03.08.2015  12:24

  7月17日16时37分,距K1596次列车开车不到10分钟,正副车长孙京伟和孙正钢发现一名特殊的旅客,他被4人用担架抬着,急匆匆地往10号卧铺车厢走去。孙京伟和孙正钢也紧跟其后,看到他们停在铺位前七嘴八舌地商量起来,“这中铺,抬上去好抬,挪下来可就费劲了……”话音没落,孙京伟和孙正钢已迎面走了上来:“别发愁,去我们宿营车厢吧,给你们安排一个下铺,让病人好好休息。

  生病的人叫李志广,乌海人,由于患腰疾要去北京看病,可他没有买上下铺,出门前家人商量,不到19个小时忍一忍就过去了,可到了火车上,实际情况还是让他们发起愁来。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车长、副车长当即给他们换了下铺,还一路关照到北京,下车前,李志广一家人找到车长当面致谢:“谢谢车长,帮了大忙,下回我们还要坐你们的车!

  像李志广这样的特殊旅客,在K1595/6列车上经常见到。孙京伟告诉记者,每趟K1595/6列车上至少要有三四个坐轮椅的病人,由于这趟列车到北京的时间是第二天的11时28分,夕发朝至的时间段,让这趟列车成为很多进京看病的巴盟本地人的首选,当地人甚至给这趟列车起了一个温馨的名字,叫“巴盟120”。

  说起K1595/6这趟从包头东始发,为巴盟、乌海服务,最终驶往北京的列车,孙京伟毫不护短地说:“我们这趟开了仅仅三四年的列车,不仅车型不好,硬件也老化陈旧,怎么才能吸引更多的旅客乘坐,我们想了好多法子。”结合前往北京看病的旅客较多的情况,K1595/6车上精心烹饪“病号饭”,小米稀饭、鸡丝面、荷包蛋……这些看似清淡而简单的菜品却饱含了一列火车的连绵暖意,孙京伟坦言:“要想征服旅客的心,首先要伺候好旅客的胃。”除此之外,他们把“三个出行”随时挂在了抹布上、扫帚上、墩布上这“三个上”,虽然硬件环境不比其他列车,但他们用随脏随扫、殷切服务的软环境赢得了旅客们的交口称赞。

  从去年下半年起,K1595/6线路由过去的巴彦淖尔市为终点向西继续延伸至乌海西,同时随着“巴盟120”称呼的叫响,越来越多的旅客认识和喜欢上了这趟列车。两位车长欣喜地告诉记者,今年的暑运比往年都忙,去北京的旅客至少增加了一成,就连过去欠员的硬席车厢现在常常是定员、甚至出现区段超员情况。对于这些难得的变化,孙京伟说:“K1595/6虽然夕发朝至,但我们的服务却要365天天天精彩,把旅客的饭做好,把服务搞好,让‘巴盟120’真正服务好巴盟地区的旅客。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