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民新牧民的故事】倪志华:“农家乐”里多了文化味

17.03.2016  11:55

倪志华在自家火炕上为客人摘蘸酱菜。

  初春时节,来到赤峰市元宝山区平庄镇新景村,农民倪志华的农家院门两旁悬挂的木质楹联让人眼前一亮。而厨房里炖的羊肉香味已在小院弥漫,一股淳朴的乡村之风扑面而来。

  虽然是刚刚试营业,可订餐的电话却一个挨着一个,上午还不到10点钟,就有4拨客人在这里订了桌。倪志华刚从东山的大棚里采回蔬菜,就忙着在土炕上摘了起来,她知道客人最喜欢的就是这道蘸酱菜。

  本来倪志华在平庄镇里开了一家羊肉馆,可她发现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吃惯了大鱼大肉,喜欢返璞归真到农村来住农家炕、吃农家饭。于是,倪志华开始寻找机会转变经营方式。

  从2014年开始,新景村先后投入1500万元实施了“十个全覆盖”工程,硬化街巷13公里,建起了6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清运了村里存了几十年的垃圾。过去脏乱差的村子焕然一新,变得干净漂亮。新景村的巨变,让倪志华下定决心关掉镇里的饭店,回村里开了这家农家乐。

  “客人来到这里吃的是一种感觉,吃的是一种文化!”倪志华开始细心装扮她的农家院。做工精致的木栅栏,造型别致的凉亭,墙上挂的红辣椒,都让人感受到院里的田园气息。而客房里,用旧报纸糊的墙面,用碎花布贴的墙围,用玉米皮做的蒲团,让人感觉仿佛回到了儿时农村的老屋。倪志华还准备在门口支一盘石磨,客人在这里可以体验毛驴拉磨做豆腐的全过程,又可以品尝到自己亲自做的豆腐。

  倪志华算了一笔账,她的农家院能摆开11张桌儿,高峰期一天的毛收入就能达到4000多元,一年下来就能有13万元的毛收入,除去成本能净赚近4万元。

  新景村的乡村旅游产业规划,让倪志华看到了更好的前景。村里是解放战争中著名的“古山战役”所在地,是重要的红色旅游资源;村里还有近200年历史的清代庭院式民居蔡家老屋,是重要的人文资源;而驻村企业仍然在使用的蒸汽机车,是一个旧工业时代的标志性符号,村里正准备建立一个蒸汽机车摄影基地…… “村里要整合这些旅游资源,再与现代观光农业相结合,打造一个乡村旅游基地,让全村600多户村民都能吃上旅游饭。”这个计划让倪志华信心十足,“有村里推着农家乐往前走,我的生意会越来越红火,乡亲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记者 徐永升  )

   【记者手记】 乡村旅游,是“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后影响最为直接的一个产业。路修好了,环境变得干净整洁了,新景村整合村内的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和工业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为村民找到了一条致富之路,这对身处矿区的乡村经济转型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