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科尔沁农耕文化的足音—— 走进“中国第一家玉米博物馆”

11.01.2016  09:14

  一楼大厅的玉米模型生动逼真。

  从通辽城出发,沿着303国道一路向东。车过钱家店镇闹市后,豁然开朗,沿途错落有致的民居渐少,道路两旁的低矮的植被多了起来。

  曲径通幽处,便是通辽市农业科研的大本营——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正门的前方,坐拥着一座半圆形城堡一样的建筑,在白雪的掩映下,静谧而美好,像极了童话世界。楼顶矗立的“玉米博物馆”五个醒目的大字提醒人们:这里是科尔沁草原农耕文化的殿堂。

  2013年7月,这座大本营的当家人、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守乾和副院长张建华等一班子人走出这座“城堡”,放眼望去,周边的实验区风光尽收眼底,玉米泛着绿色的波浪,万寿菊展开醉人的笑脸……

  张守乾激动的对张建华说:“建华,我们就把这座实验楼改建成玉米博物馆吧!”其后的一年里,筹建工作紧张繁琐而有序。2014年7月,一项细心而宏大的工程——中国第一家玉米博物馆——通辽玉米博物馆奇迹般的建成了。

  冬日里的一天,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我们走进了这座充满神秘色彩的“城堡”,参观通辽玉米博物馆这座展示科尔沁草原农耕文化的殿堂。漫步于1550平方米的展厅内,驻足在“玉米品种演变”、“耕作制度沿革”、“玉米综合利用”、“战略引领通辽”四个按照历史发展顺序的展厅前,静观608件展品、86幅图片……置身其中,让人仿佛“穿越”回农耕开始的时代,静心感受农业文明的铿锵足音。

   追踪索源展农耕文明

  步入玉米博物馆,一幅通辽玉米海的巨幅摄影作品映入眼帘。这是通辽建设中的800万亩高产高效节水粮食功能区的一个缩影。右侧的墙上,“百年求索路犁下绘丹青”的主题书写遒劲有力。

  巨幅摄影作品的下面,通平1、通平118、通科5、通科1,通辽农科院培育的4个“得意”成果装满了四个粮囤造型的容器。

  迎面而来的是精炼的前言和匠心独运的博物馆标志性雕塑。这座由玉米、草原、蒙古包、羊群、蒙古族姑娘、绸带、日月云霞、飞鸟等多元素构成的雕塑寓意着和谐包容、团结奋进、追求幸福的通辽正在砥砺前行。

  雕塑右侧的墙上,“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内蒙古粮仓”、“通辽黄玉米原产地标记认证”,三块闪光的招牌熠熠生辉。

  刚迈进馆门,一下子都被整个大厅磅礴的气势和宏大的开场震住了。

  在讲解员的引领下,我们步入第一展厅。玉米起源装饰画、玉米的起源与在世界的传播,传入通辽地区的路线图、玉米起源的考古证据,还有一组通辽出土的早期的农具……透过这些,玉米种植业在通辽的发展脉络被清晰地勾勒出来。

  玉米的起源在以墨西哥为中心的中南美洲。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前,欧洲和亚洲不知道有玉米这一植物的存在。人类栽培玉米至少有7000年的历史,作为主要食品,古印第安人把玉米奉为丰收之神和太阳神的化身,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仪式祭祀,感谢玉米带给他们丰收和拯救万物之灵。

  人类早期认识玉米的过程是曲折的,也是长期的。通过栽培玉米获得粮食的古印第安人,用独有的方式祭拜带来这种果腹之物的神灵和祖先。

  玉米传入通辽的年代,最早的资料记载是清朝宣统年间,也就是1910年左右。当时清朝廷派叶大匡和春德两位大臣来通辽地区考察后,撰写了《调查科尔沁左翼后旗报告书》,其中就提到通辽种植玉米的内容,可见,玉米传入通辽地区已有百年历史。

  在玉米起源的装饰画下方的展柜里,是一组通辽出土的古代农具。这些新石器时代的石耜、斧、锛、凿子等静静的躺在这里,这些看似简单的工具,却充满古文明的力量和智慧。在这里,历史不再是一串串枯燥乏味的实物、文字记载,它变得如此生动、如此直接。透过这些年代久远的农耕器具我们倾听到科尔沁草原远古农耕文明的足音。

  紧接着,一组电影胶片式的照片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这些图片将通辽种植玉米的百年历史划分为八个阶段,宛如一部老电影般缓缓回放,完整的向我们展示了通辽从最初零星种植到成为国家23个百亿斤粮食地市级之一的发展历程。

  从1947年到2013年的60多年里,通辽的玉米播种面积由最初的120万亩增加到今天的1770万亩,总产从最初的1亿斤达到到今天的180亿斤。

  20世纪80年代初,通辽地区玉米种植业出现一次喜人的飞跃。单产大幅度提高,最高单产记录突破每亩1000斤。高产归功于通辽农科院玉米新品种“黄莫417”的选育成功和配套模式化栽培技术的推广。此后,“黄莫417”通辽地区种植长达20年之久,成为通辽地区玉米的著名品种。继黄莫417之后,通辽市农科院又相继选育并推广了哲单7、哲单35、36、37,哲单14、20、21,通科1、4、5、6、8等优良玉米品种,品种的升级换代,极大的促进了通辽玉米生产的发展。

  2003年,“通辽黄玉米”获得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原产地标记注册。2000年——2005年,“通辽黄玉米”出口到日本、韩国、俄罗斯、东南亚、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市场上有着良好的信誉,成为当时通辽市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之一。

  2012年,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在通辽农科院建站,2013年,以戴景瑞院士为首的自治区玉米院士专家站在通辽农科院成立,通辽玉米科研水平跻身国家先进行列。

   “以粮为纲”的近代农业

  步入通辽玉米博物馆的第二展厅,这里展示的是通辽玉米耕作制度的沿革,以及通辽地区早期的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以及现代的玉米生产技术。

  随着讲解员,放轻脚步,缓缓走近名为《春播》的景箱,景箱内以雕塑的手法还原了50年代初的通辽地区4月下旬的一个常见的玉米播种场景:大犁开沟、人工播种、拉拉子覆土、石磙子压地……近乎原始的耕作工作和方式,无一处不精心雕刻,极具匠心,生动再现了当年农耕时节的繁华与热闹场景。

  移步异景,名为《夏管》的景箱表现的是20世纪70年代通辽地区玉米苗期管理的场景,耕除草、浇水和施肥作业……农民们弯着腰,健壮的双腿蹦起筋肉……农忙的情景十分生动诠释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深刻内涵。景箱的一侧,陈列着锈迹斑驳的镰刀、锄头、叉子、耙子、扁担等农具,以及当时的粮食计量工具斗和升……一件件老物件仿佛诉说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一幕幕,让人忍不住驻足观看,品味,感受。

  走进犹如身临其境般的《秋收》景箱,更是溢满浓浓的人情味儿。一个普通的农家院落里堆满了金灿灿的玉米,男子赶着马车将收割的玉米拉回家。院中,老人和妇女用手工脱粒机忙碌着,脱粒的玉米装满麻袋,被一男子扛进仓房。赶车的吆喝声、男子扛着玉米嗖嗖的步履声、妇女们边干活边说笑声……活灵活现,仿佛就在耳畔回想。

   土地,因玉米而生动;农人,因玉米而踏实。

  当我们的思绪还在五六十年代萦绕,一组泛黄的《哲里木报》将人“拉回”到了20世纪80年代。报纸上《东升大队粮食亩产一千零七十斤创全盟纪录》、《包产到组一年翻身》、《总结增产经验掀起大干高潮》等有着鲜明时代气息的标题和内容格外醒目。一幅《传经》新闻图片诉说着逝去的历史岁月,这是当年全国劳动模范、通辽县大林公社保安大队党支部书记海玉琛组织社员交流生产经验的一个场景。照片上,十几位村民围在桌前,梳着两根及腰长辫子的妇女端坐桌前;墙上“农业学大寨”的标语清晰可见,一个富有时代特色的画面。一篇篇新闻报道,真实的反映了人们摆脱贫穷后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进入21世纪,通辽人开始推广节水增粮、高产高效玉米种植技术。在现在耕作展区,病虫害综合防治、现代化节水增粮、高产高效技术、土壤深松深翻技术、机械化生产技术被逐一的诠释。

  在解说员的引领下,来到一组现代化的灌溉模型前,大型喷灌和滴灌,不觉让人从远古走到今天。大片绿油油的农田里,大型喷灌像飞机一样的呈弧线形缓缓的“飞来飞去”,在节水的同时,通过水的雾化,降低玉米叶子表面过高的温度,同时除掉病虫害。2013年,通辽市农科院从中国农机科学研究院引进了目前国内最大的智能化平移喷灌机,安装了远程监控与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了水、肥、药一体化,实现了土壤耕层温度、含水量、地下水位实时监测,用水量的精准控制和数据全程无线传输。

  今天,通辽地区的玉米种植,从平整土地、播种、中耕管理到秋收和秸秆还田,田间作业全程实现机械化,极大的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科技引领的综合利用

  研究玉米、种植玉米,归根结底是让玉米为人类所用。玉米博物馆的第三展厅的内容是玉米的综合利用。一幅早期拍摄的农家妇女蒸玉米面窝头的画面极其温馨,大铁锅、灰泥盆、粗糙的窝头,农家主妇满足的神态,一一被定格在画面里。

  在照片的下方,是斑驳的风匣、手摇鼓风机、爆米花机、皮老虎拉风机。

  在通辽地区的广大农村,流传着这样的说法:鸡叫、狗咬、风匣呼呼响。有了这三种声音,日子才算过得踏实。

  在手摇鼓风机的右侧的锅台上,摆放着一只饸饹床子、一只饸餖板子,一个用粗铁丝编成的饽饽帘子。与锅台相连的是一铺土炕。炕上,摆着一张老式炕桌,炕桌下放着一只用苞米叶编成的烟笸箩,炕上摆着两只用苞米叶编成的坐垫,炕桌上,一只老式的大海碗里,装着满满的玉米面窝头,仿佛刚刚出锅一般,香甜松软,金黄诱人,旁边摆着一笸箩爆米花,一切都安静地散发着浓郁的东北农家的气息,就像主人刚刚还在,又像历史被全部缩影。

  源远流长的农耕民俗文化烙刻着一个世纪的青涩记忆,然而历史渐远,斗转星移,许多曾经在那个年代贵如珍宝的家什器皿都被沉淀在通辽玉米博物馆。

  “房顶上晾晒的向日葵等待脱粒;屋内,农家主妇将一捆玉米秸塞进灶膛;锅台上,一盖帘的窝头即将入锅;院中,牛儿摇动着尾巴悠闲的吃着秸秆饲料,几只小鸡在院中拍打着翅膀争相啄食地上的玉米粒……”一幅生动的“农家图”呢喃地倾诉着一个年代的故事。一切似乎仍在继续,一切却已变成永恒。

  通过这幅“农家图”,我们了解到,主食、烧柴、牲畜饲料是当时玉米主要用途。近年来,通过项目的带动和政府引导,除了饲料和烧柴、又增加了秸秆还田方式。在通辽地区,这三种秸秆的转化方式各占据三分之一。

  眼前展出的一组玉米食品让人顿觉振奋,涎水欲滴。

  在玉米传入通辽的100多年前,老祖宗们或许无法想象,玉米除了作为主食之外,玉米的胚芽可以提炼成油。食用玉米胚芽油可以起到防止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另外,我们在这里看到,进入21世纪,通辽的玉米生物化工产业异军突起,玉米加工产业链条被无限的延伸,淀粉、变性淀粉、酒精、酶制剂、调味品、土霉素碱、黄原胶、葡萄糖、氨基酸、赖氨酸……近200个深加工产品将玉米的“潜质”发挥到了极致。在通辽,今天玉米不但是“铁杆庄稼”,更是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重要的资源。

   绿色农业的金色未来

  拾级而上,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第四展厅充满浓浓的现代化气息。整个大厅结合场景沙盘、模型、照片、图表以及多媒体数字技术等辅助手段,向观众全方位地展示了通辽玉米产业发展成就。

  绿蓝相间的通辽玉米产业沙盘犹如在科尔沁大地上绘就的美丽画卷,直观的展现了通辽玉米种植区域分布和玉米生物化工产业分布情况。以梅花生物科技集团为首的通辽26家企业撑起玉米深加工产业脊梁。目前,通辽市玉米播种面积达1700万亩,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80%以上,玉米产量达180亿斤,占全市粮食总产量的80%。

  农为政首,惟天惟命。在“通辽市委、市政府下发的关于玉米产业发展的文件陈列柜”里,珍存着近年来通辽市委、市政府下发的关于玉米产业发展的工作意见、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文件。通辽玉米产业发展的同时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在《珍贵瞬间》这一组图片中,记载着胡耀邦在通辽县丰田公社视察时的语重心长;胡锦涛在科尔沁牛业视察的关怀备至;温家宝在奈曼视察的殷切目光……通辽玉米产业蒸蒸日上的背后,始终有着一种强大力量的支撑。

  一百多年来,玉米养育了勤劳智慧的通辽人。如今一个新的战略构想正在通辽大地从容铺开——实施“8511521113”工程和打造世界最大的小氨基酸生产基地,通辽的玉米业正迎来又一个春天。

  在通辽玉米博物馆里,一条模拟葡萄糖分子空间排列的包括小品种氨基酸、聚氯乙烯树脂、木糖醇等玉米深加工产业链模型,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

  通辽人和玉米的故事仍在继续,通辽人和玉米的传奇还在续写,通辽玉米博物馆的内容还在丰富……

  走出静谧的通辽农科院,303国道上车流如川,钱家店镇街头繁华兴旺。科尔沁草原农耕文明的足迹被珍藏在通辽玉米博物馆,等待着越来越多的人走进来获得心灵的启迪与共鸣。

  记者手记:展示通辽文化底蕴的窗口

   博物馆是展示城市文化底蕴的窗口。

  一路看过,若问收获?一是震撼,二是启迪。通辽玉米博物馆,展示的是通辽农耕生活中的实物和场景,珍藏的是的农耕文化,但笔者认为,实际上它用留住对农业,对土地,对粮食记忆的方式,告诉今人和后世,口中餐从哪里来?身上衣从哪里来?并且通过对实物的认知,了解过去,知道我们的祖辈曾经有过一段怎样的历史,知道我们的祖辈们在顺应自然又与自然抗争的过程中,创造了怎样辉煌的农耕文明,从而启迪心智,继往开来,为如今建设美好家园提供有益的借鉴。我们走了很远很远,飞得很高很高,但又何曾离开过农业?何曾离得开粮食?

  在通辽玉米博物馆参观的一个多小时里,令人印象尤为深刻的是一楼第一展厅墙上的一幅幅照片,那上面记录着世界玉米人、中国玉米人和通辽玉米人。他们有的已经离世,有的还在农业科研领域里孜孜以求。在通辽玉米人中,从最早的哲盟农研所的两位玉米育种专家杨允奎、钟崇昭,到已经离世的张长珠,再到现在埋头耕耘的郭志明、张建华……还有那些曾经为通辽农业科研事业奉献过,和正在奉献着的人们,这些为通辽农业发展做出过卓越贡献的专家们,始终不计名利,勇于担当。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黄莫417,才有了哲单系列,才有了通平1,通平118、通科5、通科1……才有了“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内蒙古粮仓”、“通辽黄玉米原产地标记认证”这一块块闪光的金牌。

  在通辽这样一个文化底蕴浓厚、文化资源丰富,玉米产业发达的地区,通辽玉米博物馆是城市文化发展一个重要标志。它的建立,不仅可以传承农耕文化,而且玉米博物馆作为一个文化产业项目,能够与文化旅游业产生紧密的联系,带动科普游、观光游、体验游的发展。通辽玉米博物馆既是文化的富矿,也是经济的富矿。(记者康桂君)

[责任编辑 魏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