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内蒙古【一周经济】

03.12.2014  13:19

  《一周经济》首次冒泡,小编从此将定期为您盘点自治区一周经济现象,吐槽经济问题,共聊自治区经济大事。

  上周经济热点主要集中在民生、交通出行等方面。大事要关注,小事也不可觑,精彩内容还请您往下看。另外文中点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意见相左,欢迎争鸣。

海拉尔海关税收破亿元大关

  据满洲里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17日,该海关下辖的海拉尔海关税收额达1.03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2倍,创下1997年海拉尔海关复关以来税收最高纪录。

  说起关税,海关的官方术语是“海关税收净入库”,这里的“库”是“国库”之“库”,既然进了“国库”,就拉近了离老百姓的距离,必将“取之于关,用之于民”。此外,关税还是经济状况的晴雨表。考虑贸易结构因素,目前我国加权关税水平仅为3%左右,已经接近发达国家关税水平。关税水平下降,但关税大幅增收,原因是经济在“飞奔”。

全区88.2万户棚户区居民住进新楼房

  2008—2013年,全区共实施各类棚户区改造88.2万户,完成投资1277.8亿元,受益群众达249万人。在我们这个有着“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的传统价值观的古老国家中,房子尤为重要。棚户区改造,让底层的老百姓也能住上新房、年轻人也能娶上媳妇,这是国家给百姓的“福利大礼包”。棚户区改造的速度之快,让人看到的是政府对民生的重视。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保障和改善民生贵在行动。各级领导干部为人民办实事,实现好、维护好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才能真正实现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富裕。

伊利新西兰大洋洲乳业基地一期奶粉项目投产

   11月25日,伊利股份在新西兰工厂(大洋洲乳业)一期年产4.7万吨奶粉原料粉产品线正式投产。加上其新公布的20亿元投资计划,伊利股份在新西兰的投资额已超过30亿元。伊利盘算的是寻找新的乳业产业链,并在全球织网。除伊利股份外,国内多家大型乳企也已在新西兰投资布局。

  新西兰乳品(特别是奶粉)对华出口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市场份额。中国企业到新西兰投资,新西兰对华出口的贸易额将会不断增加。而乳制品价格(主要是婴幼儿配方粉)或许将走入下行通道,在源头上解决问题,伊利集团下了大工夫。

列车调图

   11月23日,从呼铁局传来消息,为提高客运经营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方便旅客出行,呼铁局下半年将调整列车运行图(以下简称“调整图”),旅客列车调整图自2014年12月10日零时起实行,特快和快速货运班列新图自2014年12月10日零时起实施,其中将新增管内动车组列车15对。

  城际动车正在试开,看来之前貌似运行的城际列车大都要停运了,以后往返呼和浩特、包头、集宁的亲们花费要上涨啦。

  此外,最后小编插一句,最近咱这儿又起大风降温了,光吃辣条已经不足以御寒。预计11月30日至12月1日,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将自北向南先后出现大风降温天气,降温幅度一般有6~10℃,其中内蒙古中部、东北地区中东部等地降温幅度可达12~14℃……出门记得加衣哦。

[责任编辑 李中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