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那村那水那路

20.04.2015  14:12

贺成全村村民李润生说:“再有三五天水就接进来了。”  本报记者    吕学先    摄

 

威俊村的道路一直延伸到山脚下。本报记者    吕学先    摄

 

武川县圪顶盖村村民贺瑞打开水龙头清洗盘子。本报记者    贾永强    摄

 

【主持人语】

水和路,一度困扰着呼和浩特市武川县耗赖山乡耗赖山村和 包头 市土右旗明沙淖乡贺成全村、沟门镇威俊村村民的生活,也成为制约当地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瓶颈”。

“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深入实施,让这几个村子发生了巨变:家家户户通了上下水,一拧水龙头,清洌洌的自来水倾泻而出;又脏又臭的“龙须沟”变身水泥路,接通了农产品外运的致富路……

春和景明时节,本报记者来到两地村民身边,和他们拉家常,说心事;盘点过往,憧憬未来。

●本期主持人:高雪芹

最高兴的是屋里通了下水道

记者:包塔娜    贾永强

时间:4月12日

地点:耗赖山乡耗赖山村

午后的耗赖山村静谧安详,在一幢幢错落有致的灰瓦黄墙村宅中,一条水泥路蜿蜒而过。

尚和平的家就在村口。记者到他家时,他刚吃过午饭,正在厨房收拾碗筷。粘着油腻的盘碗放在洗碗池中,水龙头一拧,哗哗哗……自来水倾泻而出,滴上几滴洗涤液,尚和平麻利地清洗起来。

受益于“十个全覆盖”工程,55岁的尚和平去年底搬进了新居。新房子宽敞明亮、功能齐全,最让他高兴的是屋里通了下水道。

“以前早起头一件事就是倒便盆和脏水。”老尚说:“没有下水道,脏水不是泼在院子里,就是倒在门前的土沟里。夏天蚊蝇乱飞,冬天污水成冰,臭得很!”

下水道一通,老尚在厨房装上了洗碗池,卫生间里的洗衣机、坐便器、洗漱池布置井然,还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以前洗个澡得跑几十里地到县城,一年也就洗一回。现在好了,想啥时候洗就啥时候洗,城里人也就这个条件吧?”老尚还说,以前,住惯城里的女婿每次来都不愿多住,嫌不方便。自打通了下水道,女儿女婿经常回来,一住就是好几天。

“对了,这事儿咱得跟记者说说:我们村里的3个公共浴池也快开业了。屋里有水冲厕,村里有洗浴池,搁在过去,这是不是叫‘白日做梦’?”

记者:吕学先

时间:4月13日

地点:明沙淖乡贺成全村、沟门镇威俊村

“这变化就是骑上马也追不住!”住了几十年走风漏雨的旧房,贺成全村的李润生老汉执意让记者看看他的新家。

“再有三五天,自来水就接进来了。”指着卫生间和新买的洗衣机,李润生很兴奋:“原来全村也没个厕所,现在厕所盖进家里了,大小便都不用出门。唉,活了64岁,就盼着好好洗个澡。”

水,一度是村委会主任王鹏飞最大的心病。“过去不要说用水,连喝水都成问题。乡里的自来水管网经过7个村,到这儿是末梢神经,一年能有5个月通水就不错了。水不够用,就直接饮用露天井塘蓄下的黄河渗水,水质差不说,每逢刮风下雨,水都成了浑水、臭水,别说人喝,树都浇死了。外面的人不敢来,一喝水就拉肚子。”

“去年,新换的自来水管网直接接过来了,这个问题彻底解决了!”王鹏飞一脸轻松。

从贺成全村出来,记者驱车赶往沟门镇威俊村。虽是行色匆匆,河槽两边新修的柏油马路和威俊村高大巍峨的门楼,还是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原来这河槽里呀,到处都是垃圾,死猪、死羊都往里扔,臭气熏天。整治后,清水常流,真正是依山傍水啦。”威俊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闫憨民说:“借着河槽整治,我们改造了老化的自来水管网,给每户修了下水井,安装了智能水表。村里还成立了保洁公司,现在路上掉一丁点纸,村民都要捡起来。”

人家就是冲着修好的路来的

记者:包塔娜    贾永强

时间:4月12日

地点:耗赖山乡耗赖山村

耗赖山村有条2米深、几公里长的“龙须沟”,几十年了,村民们踩着这条粪便和垃圾遍地、坑洼崎岖的土沟进进出出,别说车辆出不去进不来,行人走路都困难。

去年,“十个全覆盖”工程投资2000多万元,将这条“龙须沟”修成了通村水泥路,还按照城市标准安装了8850米排水管网。耗赖山乡人大主席张杰介绍说:“村里街巷道路全部硬化,建成垃圾收集点6处、垃圾转运站1处,还成立了村卫生队。”

“龙须沟”变身水泥路,接通了村里葵花、土豆等农产品销售的致富路。“去年底,村里一下子多出3家葵花收购点,人家就是冲着修好的路来的。以后啊,在家门口就能销售农产品了!”村党支部书记高锁小说。

记者:吕学先

时间:4月13日

地点:明沙淖乡贺成全村、沟门镇威俊村

“以前这个季节,你要是来我们贺成全村,路上肯定全是泥浆,得穿着雨靴走。上面的土化了,下面还冻着,生产资料运不进来,农产品卖不出去,愁死我这个村主任了。现在好了,出门就是水泥路。”李润生说。

对于今后的发展,王鹏飞雄心勃勃:“在去年整村新建的基础上,今年计划投资2970万元,新建黄河九曲阵、人工湖、生态鱼池、采摘体验园、老手工作坊体验中心等。我们还要搞开河节、垂钓节、黄河鲤鱼节,把贺成全村打造成‘黄河第一村’!”

去年,威俊村硬化了所有主街道,还在小街巷铺设环保砖6万多平方米。“政府出材料、派技术员,农民自己铺,那积极性才高呢!”闫憨民说。环境好了,清泉水的浇灌一下子把林果业带动起来了,去年来采摘的游客有六七万人,比往年增加一倍还多,林果价格提高了四五倍。“今年,我们想依托清泉寺这一古迹,再把旅游和采摘做大些。”闫憨民很有信心。

连来这里的外国人也啧啧称赞呢!

记者:包塔娜    贾永强

时间:4月12日

地点:耗赖山乡耗赖山村、大豆铺村

离开耗赖山村,返程途经大豆铺村时,记者看到,该村今年的“十个全覆盖”  工程已经如期开工。

据武川县委农牧部部长周志强介绍,从去年11月份开始,县里就着手开展今年“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前期工作,确定今年对东部5个乡镇沿高速、省道、旅游公路等交通干道的87个村实施“十个全覆盖”,预计投资3亿元,做到需要什么补建什么。

记者:吕学先

时间:4月13日

地点:明沙淖乡贺成全村、沟门镇威俊村、海子乡二十四顷地村

一路走来,沿途经过的一座座村庄,好似一幅幅特色鲜明的风景画。海子乡二十四顷地村就是一例——欧式的风情小镇已初具规模,特别是清朝比利时传教士修建的天主教教堂,更为村子增添了别样风采。当地人说,现在,连光顾这里的外国人也啧啧称赞呢!

据土右旗委农工部部长王玉东介绍,在“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过程中,该旗结合各村地域特点、历史积淀、文化底蕴、产业发展和村民意见,确定了新村建设、特色集镇、整村改造三种实施类型和蒙元、晋陕、欧式、田园4种风格。去年累计投入7.55亿元,首批108个村482项建设工程全部高标准完成。今年,计划总投资5.45亿元、100个村的“十个全覆盖”工程已经全面推开。

记者    包塔娜    吕学先    贾永强

■主持人点评

水清了,路通了,耗赖山村一下多出3家葵花收购点,家门口就能直销农产品;贺成全村要搞开河节、垂钓节、鲤鱼节,打造“黄河第一村”;清泉水的浇灌把威俊村林果业带动起来了,来采摘的游客有六七万人,林果价格提高了四五倍……幸福生活,就这样来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相对于城镇,我区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历史欠账较多,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服务滞后。把富裕农牧民作为核心任务,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牧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以前所未有的投入和力度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这是执政者的使命和担当。

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安全饮水、嘎查村街巷硬化……不仅仅改变了农村牧区的面貌,解决了农牧民的实际困难,更给偏远贫困的农村牧区打开了一扇通往现代文明的窗口,为农村牧区的未来积蓄了新的发展动力。

内蒙古首例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开庭
       晨报融媒记者 王晓玲   本报Nmgcb.Com.Cn
内蒙古公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情况
       晨报融媒记者 温晔峰   本报Nmgcb.Com.Cn
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来白鹤等万余只候鸟
  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29日电(记者王靖)金秋十Nmgc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