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着手建立突发地灾遥感监测数据库

09.12.2015  14:18

  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近日透露,正在着手建立我国突发性地质灾害遥感应急监测数据库。由该中心牵头承担的《灾害易发区遥感地质综合解译》项目,目前已完成了突发灾害遥感应急调度子系统开发及灾害遥感应急解译子系统集成。

  据了解,该项目将根据地质灾害应急遥感调查实际需求,逐年完成灾害易发区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地理数据、地形信息等的制作与更新;开展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孕灾地质背景资料收集与补充解译,完成地质灾害和孕灾地质背景数据整理;逐步整合地质灾害易发区中高分辨率遥感本底数据和孕灾背景数据,进而建立突发性地质灾害遥感应急监测数据库,搭建突发性灾害遥感应急调查决策支持系统。在此基础上,进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遥感调查技术方法的推广与应用,为运用遥感技术开展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与监测提供前期基础资料,并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突发性灾害应急遥感调查的技术水平和应急响应能力。

  2014~2015年度,地调局航遥中心在全国地质灾害低易发区范围内,完成优于5米遥感影像数据的整理、拼接、处理;开展了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孕灾地质背景资料收集整理和补充解译,以及基于国产高分卫星数据的地质灾害易发区本底数据更新研究和应用实践;完成灾害易发区年度成果数据的质量检查与入库;完善了突发灾害遥感应急决策支持系统。一年来,地调局航遥中心完成影像图制作与数据更新66万平方千米 ,开展了四川、湖北两省交界约4万平方公里地理信息制作与更新。 

  航遥中心完成了新疆、安徽、四川、重庆境内工作区高分正射影像的制作与更新, 结合制作完成的高分遥感影像,对收集的工作区内的地形地理信息进行更新,利用国产高分一号卫星进行灾害易发区正射影像制作与更新的尝试。其中,选择三峡地区的奉节县周边地区进行了国产高分卫星GF-1数据用于地质灾害易发区本底数据更新的尝试,初步认为使用国产高分卫星进行地质灾害易发区本底数据更新是可行的,数据具备正确性和可靠性,精度可以满足地质灾害专业应用的精度要求。后续工作中,应进一步完成国产高分卫星数据在该领域中应用和推广的研究和实践。 

  此外,地调局航遥中心结合地质资料、遥感解译、地质灾害数据等的综合分析,开展了贵州省重点区1∶5万遥感地质综合调查,完成了1∶5万可乐幅工程地质图的编制。通过对贵州省高易发区40个县市地质灾害及孕灾背景数据的整理及年度工作区遥感综合调查,发现地质灾害共发育5192处,其中滑坡3303处、斜坡944处、泥石流269处、地裂缝258处、崩塌252处、地面塌陷166处。 

  地调局航遥中心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开展了突发灾害遥感应急调度子系统与灾害遥感应急解译子系统开发与集成。下一步将在此工作基础上,全面完成突发灾害遥感应急调度子系统与灾害遥感应急解译子系统的用户体验,以达到实用性要求。

内蒙古首例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开庭
       晨报融媒记者 王晓玲   本报Nmgcb.Com.Cn
内蒙古公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情况
       晨报融媒记者 温晔峰   本报Nmgc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