磴口阿茨嘎查推进“十个全覆盖”及精准脱贫工作见闻

03.03.2016  21:54

道路铺沙

改造前

   去年,记者与董开明在火车上相识。谈话中得知,他的老家在乌兰察布市兴和县,18年前的一次生态移民举家搬迁到磴口的沙金苏木阿茨嘎查。搬来之后,一家人勤勤恳恳种地,日子过得不好不坏。2015年,阿茨嘎查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已经有了效果,他一再和记者说有时间要到他们那里走一走、看一看,并且留下电话,真诚地邀请记者到他家做客,看看嘎查的变化。近日,磴口县扶贫办的同志到那里做调查,记者也跟随他们一起来到阿茨嘎查。

  对记者来说,阿茨嘎查并不陌生。印象较为深刻的一次是下过雨以后到那里采访,地泥路滑,无处下脚,连村子也进不去。

  我还停留在对阿茨嘎查既有的印象中,但眼前的一切却让我不得不对它刮目相看:村庄规划整齐,街巷全部硬化,超市、卫生室、活动室一应俱全,俨然一个美丽乡村。

  董开明接到记者电话,早早出来迎接:“怎么样,认不出来了吧?”虽然搬迁至此多年,他的乡音还是没有太大的改变。

  董开明每年能收入四五万,3个子女也已经长大成人,不用他再操心,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对他的生活来说是又上了一个大台阶。如今,生活在这里,村美人和乐,这样的好日子,董开明说他从来没敢想过。

  “村子美起来,还要富起来。”董开明和村民们迫切希望走上增收致富的大路。据了解,在阿茨嘎查除了每人有5亩地以外,没有其他产业支撑,只有个别人家养了几只羊,没有形成规模。因此,要在抓收入上好上加好,当前看是有一定困难的。

  这个情况磴口县扶贫办早已掌握,主任张相国将解决的思路与办法跟大家做了介绍——县扶贫办将结合嘎查实际,探索种养结合和种植大棚的发展模式。

  听到县扶贫办的干部这样说,老董充满期待地问:“啥时候能实施啊?听说隆盛合镇种大棚一亩地能收入上万元,如果能种大棚,我们奔小康也不是梦了!”看来,县里的扶贫真是扶到老董的心坎上了。

  据了解,今年,磴口县将继续推进设施农业建设,新建设施农业3000亩,突出新品种引进、规模经营和市场拓展,提高设施农业利用率和收益率;坚持“六个精准”,突出“五个一批”,依托“三到村三到户”、金融扶贫富民和生态脆弱地区移民等扶贫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发放金融扶贫贷款2亿元,年内实现2658人稳定脱贫。

  看来,老董的愿望就要实现了。(记者 苏虎娃 文/图)

[责任编辑 李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