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种植有机种养沙漠旅游60多家企业欲将黄沙变阡陌

02.03.2015  11:42

  原标题:特色种植有机种养沙漠旅游——60多家企业欲将黄沙变阡陌

  春节前夕,磴口县乌兰布和沙漠出产的圣牧有机奶、绿参山药、多多美番茄汁以及绿色有机瓜果蔬菜十分热销,成为当地百姓走亲访友馈赠亲朋的首选特产。

  乌兰布和沙漠在磴口县境内绵延426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68.3%。

  “这个地方叫刘拐沙头”,磴口县宣传部部长温志红说。她指着由陆地刺入黄河河道的沙漠峰头说,“来这里,就是想让大家看看沙漠入侵黄河的一角,看看沙漠侵害的凌厉和惊悚,磴口人已经和乌兰布和沙漠斗争了60来年。”

  温志红说:“我们引进60多家企业进驻沙区,特色种植、有机种养、沙漠旅游等特色产业正在‘点沙成金’。”

  圣牧高科是率先在乌兰布和沙漠里发展起有机产业的企业。记者一行走进圣牧高科第11牧场,养殖工人正在用沙漠草场种植的饲料喂奶牛。

  企业负责人介绍,现有的牧场共有奶牛2万多头,这些奶牛能养肥6万多亩土地,这样不断循环下去,不但企业效益好了,生态环境也会得到明显的改善。据了解,圣牧高科自2010年入驻磴口县以来,至今已累计完成投资22.4亿元。仅乳业公司就完成投资2亿多元,日处理鲜奶达370吨。靳洪桥则给记者讲述了他的乌兰布和“山药梦”。2014年,靳洪桥在乌兰布和沙漠试种山药首战告捷,30亩山药实现收入90万元,当年就注册了“沙漠绿参”商标。

  他在山药种植上采用机械化操作和膜下滴灌技术,形成了节水、保墒、保肥一次成型的模式,亩产从3000斤猛增到了5000斤。这个成果,让他看到了乌兰布和沙漠的巨大开发价值。今年他果断地把种植面积扩大到150亩,还计划在未来2到4年内建成集种植、加工、销售、仓储、物流为一体的山药综合开发企业。

  为什么选择在乌兰布和沙漠里种山药?靳洪桥说:“这里土质疏松肥沃,日照充足,而且远离城市没有污染,是种山药的理想之地。”来自乌海市的鲍占彪则在乌兰布和沙漠里发展着自己的葡萄种植事业。他所在的帝泰公司计划在乌兰布和沙漠投资1.15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3600万元。现在,该公司种植葡萄1600亩,计划再投资9000万元在基地建设酒庄,按照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打造沙漠葡萄酒品牌,酒窖已于2014年7月份建成。

  在乌兰布和沙漠治理的大军中,刘耀宗的名字远近闻名。他出名的原因是,用了20多年的辛勤劳作,在乌兰布和沙区率先建起了属于自己的绿色家园,将方圆2800亩荒芜的沙漠变成了绿树成荫、阡陌纵横的富饶高地……

  2000年前后,刘耀宗告别了包工头的工作,花了60万元买了3000亩沙地。“我骨子里是个农民,我和土地有感情,我要搞一个机械化的农场。”10年后,他以个人独资企业的形式注册登记耀升农庄,成为巴彦淖尔的家庭农场之一。

  多年来,刘耀宗在周边的沙丘上栽植梭梭、柠条600多亩,种植杨树达7万株,价值数百万元。十几年时间,刘耀宗把一片不毛之地改造成了沙漠绿洲。

  “增收还要靠规模。要想实现农牧业现代化,首先要实现农牧业机械化。”刘耀宗说。 2014年,耀升农庄又开发了70亩果园,开始发展休闲农业,实行多元化经营。刘耀宗说:“人们在附近的纳林湖玩过,返回的时候再来我这儿休息休息,摘点新鲜蔬菜水果带回去,多好!”对于未来,刘耀宗充满自信:“我打算把经营规模扩大到1万亩,重点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打造巴彦淖尔市真正的现代化家庭农场。”

  离开耀升农庄时,已经是日落时分,车行沙漠中,两眼风光望不尽:沙海、纳林湖、纳林湖沙雕文化园、万泉湖……这些景观在夕阳的余晖下焕发出迷人的色彩。 (本报记者包牧仁刘春叶文畅王国英韩继旺)

[责任编辑 魏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