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右中旗:民族文化浸润美好家园

14.02.2016  12:20

  你到没到过科尔沁右翼中旗?旷野山川中的秋日五角枫红胜南国二月的花海;

  你到没到过科尔沁草原?四胡悠扬、马蹄哒哒、安代轻舞,风吹草低见牛羊;

  你到没到过图什业图的故园?马背上的民族、射雕英雄的故事、长生天的祈愿,历史的烟云中演绎一代天骄生生不息的游牧传承……

  天然盛景和民族文化倾情这片神奇的土地。2013年4月,春满兴安。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乌兰在科右中旗就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进行调研时指出,科尔沁文化是自治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科尔沁文化的主要传承地,兴安盟要主动担负起挖掘、抢救、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科尔沁民族文化的重要责任。

  耕耘十分,收获累累,科尔沁文化在全国殊荣丰硕。先后被命名为“民族曲艺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乌力格尔之乡”“安代之乡”“四胡之乡”和“赛马之乡”。2014年底,获国家文化部颁发的“全国文化先进旗”殊誉。

  近年来,科右中旗全力推进文化建设,在“穷财政也做大文化”的精神指引下,把文化建设提升到民生高度,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惠民工程、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文化研究机构设立、文化人才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以及打造极具特色和潜力的马文化马产业等方面都取得了扎实的成效,文化工作开创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挖掘、抢救、保护——“文化育民”功在当代

  白雪飘飞的傍晚,记者来到科右中旗宣传文化中心乌力格尔厅。盟级非遗传承人、乌力格尔艺人照日格图正在台上表演他们原创的乌力格尔《马背情缘》,这部歌颂草原歌颂新时代农村牧区美好生活的作品在内蒙古第六届乌兰牧骑艺术节中获得表演一等奖、创作二等奖的好成绩。台下有百余名观众陶醉其中,人们并没有因为天气的寒冷而放弃欣赏悠久的民间艺术。

  说乌力格尔、听乌力格尔、谈论乌力格尔,乌力格尔已成为科右中旗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8月起,他们已成功承办了全国、全区、全旗乌力格尔艺术节暨乌力格尔、好来宝大赛十二届。2006年,科右中旗乌力格尔被列入了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胡和安代舞是科右中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2006年,兴安盟四胡协会在中旗成立,成立不久的四胡协会在自治区举办的“成龙煤炭杯”八省区首届蒙古四胡演奏广播电视大赛中获32个奖项。2006年,国家级非遗文化传承人、旗乌兰牧骑演奏员哈达发明制作的“超低音四胡”在中央音乐大厅演奏,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认可。现今,在科右中旗,科尔沁文化爱好者和实践者比比皆是,有登记在册的功底较厚的说唱艺人130多人,有近5000名四胡爱好者,其中近300人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安代舞是人们逢年过节最热衷的舞蹈,每当篝火燃起,安代舞爱好者就会围着篝火翩翩起舞,2006年开始启动万人跳安代舞仪式。

  政策支持百花齐放,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有效有为。科右中旗的文化工作者们在科尔沁民族文化挖掘、集成、创新和传播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科右中旗先后成立了科尔沁文化研究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科尔沁文化研习所、科尔沁文化作品评审委员会等专业机构,出台了《民间艺人奖励办法》;成立了乌力格尔协会等协会组织,民间艺人队伍不断扩大。在全盟率先成立了文学艺术联合会、摄影协会、书画协会、四胡协会,注册会员达560人,每年举办各类艺术活动300余场次;全旗有40多人先后在全国、全区性乌力格尔、四胡比赛中获得73个奖项。有2名说书人连续两届荣获内蒙古自治区民间文化阿尔丁优秀成果奖”,1人被自治区文联授予“终身成就奖”。

  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大做文章,全旗现有2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项、自治区级12项、盟级32项、旗级12项,旗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发展到233人。一笔笔民族文化财富,丰富了全旗各族群众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领域。

  随着打造旅游文化强旗目标的推进,他们成立了科右中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和自治区级蒙古族说唱艺术文化生态保护区工作领导小组。将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工作考核工作,建立专家咨询机制,聘请各学科的专家、学者,充分发挥其指导、咨询、参谋作用。

   传承、创新、发展——“文化富民”利在千秋

  白雪覆盖巴彦呼舒镇西日嘎嘎查。嘎查3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内却温暖如春,十几位女同志正在排练安代舞,准备2016年的新年晚会。这里是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帮扶点。在科右中旗帮扶工作近十年的温都苏巴图处长介绍说,嘎查现在有3500平方米的文体广场、300平方米的嘎查活动室、3000册图书的草原书屋、100多平方米的“格格日乐”蒙语讲堂,还成立了由嘎查农牧民组成的玛拉琴艺术团,经常举办文艺活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还给嘎查买了电脑、四胡、笛子、电子琴、古筝、演出服装和音响设备。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帮扶,让嘎查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帮扶队员们利用驻村蹲点帮扶的契机,对农牧民进行党的扶贫政策和农村政策教育,先后成立“玛拉琴艺术团”“西日嘎嘎查格格日乐蒙语讲堂”,利用国庆、中秋等主题节日组织嘎查农牧民开展文化活动。眼下,在西日嘎嘎查酗酒、赌博、封建迷信、传播邪教的现象没了,比学习、比技术、比种养规模成了新时尚。

  因为文化焕发精神力量,因为致富有了美好的梦想。科右中旗各个嘎查都陆续成立了自己的文艺社团,组织各项文艺活动,村民们生活质量精神面貌节节攀升。

  春风化雨润民心,文化惠民结硕果。《图什业图胡尔齐名录》《图什业图民歌集》等科尔沁文化研究丛书出版,《献身之歌》《母语》获得全区蒙古剧本优秀作品奖,原创舞蹈“胡尔声声”荣获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文艺创作精品,为全旗各族群众提供了精神食粮文化大餐。

  文化馆被评为全区服务农牧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博物馆被认定为第一批全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中旗乌兰牧骑获得第六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艺术节团体金奖,中旗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旗、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城乡公共文化设施日趋完善,服务逐步健全。先后建成了科尔沁宣传文化中心、科右中旗博物馆、12个苏木镇综合文化站、137家草原书屋、92个文体广场等城乡公共文化阵地,城乡文化基础设施的不断普及、升级,农牧民和城里人一样有了自己的舞台。2014年,实施了公共体育场馆免费开放和定期免费开放。旗博物馆、图书馆、乌力格尔厅全面免费接待群众20万人次。按照“一地一品牌,一地一特色”的思路,普及与发展全民健身项目,通过举办安代健身舞培训班、举办大型全旗安代健身舞和民族健身操比赛等形式,发展壮大安代舞健身队伍,目前群众性安代舞表演队伍达50余支。

  群众文化故事精彩纷呈。以“三下乡”活动和“百团千场”下基层惠民文艺演出活动为载体,乌兰牧骑每年下乡演出达100余场(次)以上,把文艺大餐送到了农牧民家门口。坚持开展“流动书箱”送书上门活动,全年为23个送书点送书240次,流动图书1.98万册。深入校园、养老院、军营、工地开展各类馆外读者活动68场。完成59个嘎查、社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终端、电脑设备的配发工作。连续举办8届全国性的速度马赛事、7届五角枫文化艺术节、5届“图什业图广场文化节”、9届春节联欢晚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特别是2014年成功承办了首届说唱“十个全覆盖”好来宝大赛,进一步传承保护创新发展民族文化,丰富农牧民精神家园,增强凝心聚力和谐发展的精神力量。

  加快推进科尔沁旅游文化强旗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资源转化利用步伐不断加快。紧紧围绕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的思路,不断完善奖励机制,出台优惠政策,创造良好市场环境,投资1亿元建设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成功承办了中国速度赛马大奖赛、内蒙古马术节暨2015年内蒙古国际走马大赛和内蒙古首届草原休闲体育大会,举办了五角枫旅游文化艺术节等节庆活动,以莱德马业为龙头的新兴文化业态乘势发展,文化产业经济效应不断扩大,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艾吉马民族乐器厂、芒来奶制品等一批本土文化旅游产业像一匹匹“黑马”闯入市场,文化旅游资源迅速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业发展形成了万“马”奔腾的良好态势。(上接第一版)现今,在科右中旗,科尔沁文化爱好者和实践者比比皆是,有登记在册的功底较厚的说唱艺人130多人,有近5000名四胡爱好者,其中近300人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安代舞是人们逢年过节最热衷的舞蹈,每当篝火燃起,安代舞爱好者就会围着篝火翩翩起舞,2006年开始启动万人跳安代舞仪式。

  政策支持百花齐放,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有效有为。科右中旗的文化工作者们在科尔沁民族文化挖掘、集成、创新和传播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科右中旗先后成立了科尔沁文化研究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科尔沁文化研习所、科尔沁文化作品评审委员会等专业机构,出台了民间艺人奖励办法》;成立了乌力格尔协会等协会组织,民间艺人队伍不断扩大。在全盟率先成立了文学艺术联合会、摄影协会、书画协会、四胡协会,注册会员达560人,每年举办各类艺术活动300余场次;全旗有40多人先后在全国、全区性乌力格尔、四胡比赛中获得73个奖项。有2名说书人连续两届荣获“内蒙古自治区民间文化阿尔丁优秀成果奖”,1人被自治区文联授予“终身成就奖”。

  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大做文章,全旗现有2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项、自治区级12项、盟级32项、旗级12项,旗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发展到233人。一笔笔民族文化财富,丰富了全旗各族群众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领域。

  随着“打造旅游文化强旗的目标”的推进,他们成立了科右中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和自治区级蒙古族说唱艺术文化生态保护区工作领导小组。将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工作考核工作,建立专家咨询机制,聘请各学科的专家、学者组成,充分发挥其指导、咨询、参谋作用。

   传承、创新、发展——“文化富民”利在千秋

  白雪覆盖巴彦呼舒镇西日嘎嘎查。嘎查3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内却温暖如春,十几位女同志正在排练安代舞,准备2016年的新年晚会。这里是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帮扶点。在科右中旗帮扶工作近十年的温都苏巴图处长介绍说,嘎查现在有3500平方米的文体广场、300平方米的嘎查活动室、3000册图书的草原书屋、100多平方米的“格格日乐”蒙语讲堂,还成立了由嘎查农牧民组成的玛拉琴艺术团,经常举办文艺活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还给嘎查买了电脑、四胡、笛子、电子琴、古筝、演出服装和音响设备。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帮扶,让嘎查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帮扶队员们利用驻村蹲点帮扶的契机,对农牧民进行党的扶贫政策和农村政策教育,先后成立“玛拉琴艺术团”“西日嘎嘎查格格日乐蒙语讲堂”,利用国庆、中秋等主题节日组织嘎查农牧民开展文化活动。眼下,在西日嘎嘎查酗酒、赌博、封建迷信、传播邪教的现象没了,比学习、比技术、比种养规模成了新时尚。

  因为文化焕发精神力量,因为致富有了美好的梦想。科右中旗各个嘎查都陆续成立了自己的文艺社团,组织各项文艺活动,村民们生活质量精神面貌节节攀升。

  春风化雨润民心,文化惠民结硕果。《图什业图胡尔齐名录》《图什业图民歌集》等科尔沁文化研究丛书出版,《献身之歌》《母语》获得全区蒙古剧本优秀作品奖,原创舞蹈“胡尔声声”荣获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文艺创作精品,为全旗各族群众提供了精神食粮文化大餐。

  文化馆被评为全区服务农牧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博物馆被认定为第一批全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中旗乌兰牧骑获得第六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艺术节团体金奖,中旗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旗、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城乡公共文化设施日趋完善,服务逐步健全。先后建成了科尔沁宣传文化中心、科右中旗博物馆、12个苏木镇综合文化站、137家草原书屋、92个文体广场等城乡公共文化阵地,城乡文化基础设施的不断普及、升级,农牧民和城里人一样有了自己的舞台。2014年,实施了公共体育场馆免费开放和定期免费开放。旗博物馆、图书馆、乌力格尔厅全面免费接待群众20万人次。按照“一地一品牌,一地一特色”的思路,普及与发展全民健身项目,通过举办安代健身舞培训班、举办大型全旗安代健身舞和民族健身操比赛等形式,发展壮大安代舞健身队伍,目前群众性安代舞表演队伍达50余支。

  群众文化故事精彩纷呈。以“三下乡”活动和“百团千场”下基层惠民文艺演出活动为载体,乌兰牧骑每年下乡演出达100余场(次)以上,把文艺大餐送到了农牧民家门口。坚持开展“流动书箱”送书上门活动,全年为23个送书点送书240次,流动图书1.98万册。深入校园、养老院、军营、工地开展各类馆外读者活动68场。完成59个嘎查、社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终端、电脑设备的配发工作。连续举办8届全国性的速度马赛事、7届五角枫文化艺术节、5届“图什业图广场文化节”、9届春节联欢晚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特别是2014年成功承办了首届说唱“十个全覆盖”好来宝大赛,进一步传承保护创新发展民族文化,丰富农牧民精神家园,增强凝心聚力和谐发展的精神力量。

  加快推进科尔沁旅游文化强旗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资源转化利用步伐不断加快。紧紧围绕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的思路,不断完善奖励机制,出台优惠政策,创造良好市场环境,投资1亿元建设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成功承办了中国速度赛马大奖赛、内蒙古马术节暨2015年内蒙古国际走马大赛和内蒙古首届草原休闲体育大会,举办了五角枫旅游文化艺术节等节庆活动,以莱德马业为龙头的新兴文化业态乘势发展,文化产业经济效应不断扩大,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艾吉马民族乐器厂、芒来奶制品等一批本土文化旅游产业像一匹匹“黑马”闯入市场,文化旅游资源迅速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业发展形成了万“马”奔腾的良好态势。(记者 董一鸣 驻站记者 郭传华 王伟)

[责任编辑 哈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