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泉县让贫困百姓住上“暖心房”

25.12.2015  18:34

突泉县让贫困百姓住上“暖心房

 

家住突泉县水泉镇合发村的村民冯素艳,如今生活过得很是惬意,不仅有了干净的厨房和暖气,生活过得也是有滋有味。冯素艳身体残疾,家里的老土房是三四十年代的房子,阴暗潮湿、年久失修。由于家境贫困,多灾多难的她一直无力对老宅进行修缮。今年年初,村里实施“十个全覆盖”,冯素艳家被列为困难家庭危房改造重点对象,经过几个月的建设,她的新房竣工了,迁进了新居。

在合发村像村民冯素艳一样住进新房的贫困农户还有很多,全村危房改造170户,维修房屋92户。

合发村危房改造只是突泉县农村危房改造的一个缩影。

去年以来,突泉县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改善民生惠及百姓,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民心实事”来抓,在自治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农村危旧房改造中,加强组织领导,逐级分解任务。自2014年工程建设以来,突泉县自上而下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严格按照三年建设规划,对危改工程明确施工时限和时间节点,倒排工期、细化措施、强化责任,确保如期完成危房改造任务,砍掉了一大批“茅草房”,让一大批低收入群众住上了“暖心房”。

据统计,两年来全县危房改造工程完成投资4.2亿元,共改造危房6337户。其中,2014年改造危房2144户。2015年改造危房4193户。

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改造方式。根据各乡镇的实际情况,推进危房改造建设,严把筛选关,坚持把经济最困难、住房最危险的D级房屋作为重点改造对象,采取多种措施,统筹推进,让危房改造这项“民心工程”真正惠及到千家万户。同时,为提高全县居住在C级危房中的农户现状,突泉县加大了C级危房住户的维修力度。

同时,为避免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现象,突泉县把危房改造与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村屯环境整治和新农村建设等惠民项目结合起来。在推进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过程中,注重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周边环境建设,对村庄建设做出了整体规划,加强对庭院净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道路硬化、群众文化娱乐场所等方面重点建设,推进乡村道路改造、农村改水、改厕等各种配套建设,延伸农村道路村村通为“村内通”,解决好垃圾污水处理问题,彻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做到生产条件与生活条件同步改善,打造靓丽的乡村环境,促进了村容村貌整体改观。

让党的惠民政策春风吹遍山乡。2016年,突泉县计划投资48亿元,改造农村危房62056户。通过3年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的实施,全县农村面貌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将得到很大改善。(兴安盟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