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国税系统:以更高标准的规范服务纳税人

24.01.2015  11:00

        近日,内蒙古利丰集团财务人员齐德丰来到呼和浩特回民区国税局为新开办的二级企业申领新发票。令他感到欣喜的是以往需要5个工作日才能办结的事,不到20分钟就办好了。申领完发票的他高兴地说:“这次切身体会到税务机关推行纳税服务规范带来的新变化,办税环节优化了,审批手续简化了,办税时间大大节省了,办税比以往更加方便了。”

        据不完全统计,内蒙古国税系统试行全国县级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规范以来,纳税人当场办结的涉税事项达到128个,比试行前增加43个,73%的涉税事项实现当场办结。逐项来看,对83个服务事项精简报送资料549件,比试行前减少39%;对65个服务事项压缩环节153个,比试行前压缩62%;对76个服务事项缩减办理时限564天,比试行前缩减56%。试行纳税服务规范,减负增效作用明显。

        县级税务机关处于税收工作第一线,直接与纳税人打交道。长期以来,纳税服务工作不规范,服务标准不一、办税程序繁琐、办税效率不高等问题成为制约基层纳税服务工作发展的瓶颈,纳税人反映强烈。税务总局通过顶层设计,将纳税服务这个公共产品进行彻底规范,办税流程和标准全国一把尺子,既能够为纳税人提供了文明、高效、优质的服务,又能够使规范化服务成为税务机关的一种工作常态,权利寻租空间大大压缩,实现纳税人和税务人的双赢。

        纳税服务规范从管理制度到业务流程,从服务模式到技术标准,从办税环境到工作用语,都制定了统一的服务规范。但再好的政策,落实不到位,执行不到位,就等于空喊口号。内蒙古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现有县级国税机关122个,分布地区广泛。各地经济、文化发展和人员素质存在差异,政策执行力也不尽相同,客观上增加了“服务一把尺子、办税一个标准”的困难。只有群策群力抓落实,扑下身子,一件一件地干实事,持续发力、不断给力,才能确保纳税服务规范落地生根。落实纳税服务规范过程中,内蒙古国税局将全区现有的管理制度、服务措施、操作规程全面梳理,坚决按税务总局要求修订完善。建立责任体系,明确每一项涉税事项的办税流程、时限、责任人。持续开展专题业务培训,让岗位人员全面熟悉、掌握和应用纳税服务规范开展纳税服务工作。主动接受纳税人评价与监督,通过办税服务厅、新闻媒体、互联网站、微博微信等渠道进行宣传,确保各地执行不走样。

        全面落实纳税服务规范,也不能够照搬照抄,机械落实。内蒙古纳税服务工作存在自身的特点,如何坚持纳税人需求导向,让全区各地纳税人真正得到方便和实惠是摆在纳税服务工作面前的现实问题。为此,全区各地推出一系列纳税服务举措,以更高标准的规范服务纳税人。配备专职导税员,负责引导纳税人办理业务,增设政策咨询窗口,解决纳税人在执行税收政策时的疑点和难点。自主研发并升级涉税资料免填单服务系统,对纳税人涉税资料实现一次采集,全程使用,后台提取,实时共享,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增设集中审批窗口,推广使用涉税审批事项流转系统,将限时审批业务全部前移在办税服务厅集中受理,纳税人提交相关资料后,在税务机关承诺办结时限内领取结果,办税时间平均缩短一半以上。在全区县级国税机关实现自助办税终端全覆盖,纳税人可以自行办理纳税申报、发票认证、网上抄报税等涉税业务,享受到“自动柜员机”一样便捷的服务。

        对于3月1日起正式执行全国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规范2.0版,内蒙古国税局纳税服务处处长万钧十分期待。他高兴地说:“全国县级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规范在内蒙古国税局实施以来,不仅有效地解决了服务纳税人最后一公里问题,让基层纳税服务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更让纳税人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方便和减负的新变化,税务人、纳税人都说好。纳税服务规范2.0版在贯彻依法治税、深化简政放权、充实完善内容、提升服务水平、强化权益保护、便利基层操作等方面实现了升级改进。对此,我们充满期待。内蒙古国税局把推行纳税服务规范2.0版作为今年的重要工作,已经在实施方案、完善配套制度、营造良好氛围和舆论环境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确保完成好纳税服务规范2.0版在内蒙古的落地工作。”(王平  任恒君)

[责任编辑 刘金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