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跟时代的号角,进发!进发!

10.08.2017  19:05

——党的十八大以来 鄂尔多斯 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时代的号音嘹亮,鄂尔多斯正在路上。

时节如流、岁月不居。鄂尔多斯,以一个城市的名义,让五载春秋的华彩之光照亮前行的方向。

这五年,我们有坎坷有坦途,但始终不变的是我们蓬然勃发的理想和前行,200万各族群众同气连枝,奋楫劈浪,向着太阳伸展,沐着春风奋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鄂尔多斯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以强烈的责任担当,谋篇布局、攻坚克难,我们有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一致共识,以深化改革、坚守“三条底线”的厉行精进,廉洁正气书写人心的铿锵行动,优秀文化润泽大众的日以图新……以一系列“鄂尔多斯实践”擘画出新蓝图、新锦绣。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3656.8亿元提高到2016年的 4417.9亿元,位列全国地级市第35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375.5亿元提高到451亿元,位列全国地级市第28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35669元、11416元提高到40221元、15480元,位列全国地级市第27位和49位。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全区领先,综合经济实力稳居全国中西部城市前列。

鄂尔多斯步履铿锵,不断积蓄着“中国梦”的鄂尔多斯力量。

转型鄂尔多斯——产业升级“大洗牌”,千帆竞发春潮涌

时间的矢量,总是在开启新的航进方向。

2014年元月,农历马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自治区时提出要“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如春风吹过高原的每一道峁梁沟壑,指引着乌金之地的转型发展。

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如博弈,落子之际须全盘考量。

工业,在这盘大棋的分量很重。

鄂尔多斯以项目为“龙头”,积极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从而实现产业布局全面“洗牌”。 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销率保持97%以上,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工业总量始终稳居自治区首位,增长保持在7%以上。

2012年以来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重点项目417项,总投资7944亿元;共实施亿元以上项目520项,总投资10487.5亿元。今天,一个多元发展、多级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在鄂尔多斯初具规模,被国家五部委确定为首批12个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之一,被国家发改委与工信部确定为4个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之首。

做“精”煤产业——推动资源转化增值、延长链条,以煤为基、多元转化,推进资源清洁高效集约开发利用,做好资源转化增值这篇大文章,国家清洁能源输出主力基地建设,蹄疾步稳。

成功注册“鄂尔多斯煤”商标,有了“身份证”的煤炭产业,便有了更辽阔的路和远方。

煤炭就地转化率由2012年的11%提高到2016年的18%,电力装机容量由1310万千瓦提高到2082万千瓦,现代煤化工产能由352万吨提高到1533万吨,常规天然气产量达到300亿立方米,粉煤灰提取氧化铝产能达到120万吨。

做“强”非煤产业——推动非资源型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全面兴起。

全市非煤产业完成投资占工业总投资由2012年的52.8%提高到2016年的83.3%,实现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由31.6%提高到48.3%,煤炭占规上工业比重由70.9%下降到52%。

已形成37万辆汽车、60万台发动机、45万台变速器产能,正在建设西部重要的装备制造基地。 京东方电子产品、云泰互联大数据等项目建成投产,建成液晶显示器产能80万张、蓝宝石产能1200万片、多晶硅产能8000吨。羊绒、陶瓷、PVC等产业提档升级,羊绒衫生产规模达1000万件,建成建筑陶瓷生产线14条,形成150万吨PVC、11万吨PVA产能。

转变发展方式,这个“变”绝非一时一域,是追求质量效益之变,是全面之变,更是深层之变。

鄂尔多斯唱响了一首一、二、三产协调推进向更高形态演进的“变奏曲”。五年来,三次产业结构由2.7:58.7:38.6优化为2.3:56.8:40.9。

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梦想在望。2012年以来新建农业示范基地149万亩,流转土地草牧场700万亩,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18家、总数达到269家,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率达到40%以上。

现代服务业配套发展、融合发展,渐入佳境。2012年以来,全市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5%、25%,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6%,金融存贷款余额年均增速分别达到7.3%、5.6%;电商从无到有,2016年实现交易37.3亿元。获评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创新鄂尔多斯——深化改革抓落实,创新驱动再跨越

百姓热切的期盼,转型释放的需求,创新给予的力量,血脉传承的精神……所有这些时代逻辑里蕴藏着无尽梦想。

当新事物对垒旧规则,唯有改革创新,才是扣响梦想之门的永续之力。

过去五年,鄂尔多斯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加快推进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改革攻坚步伐,不断增强区域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全力打造祖国北疆改革开放新高地,为确保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成功夯基垒台、立柱架梁,为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积蓄能量。

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鄂尔多斯以壮士断腕的精神挥利剑、去病灶:精准施策去产能、多措并举去库存、积极稳妥去杠杆、千方百计降成本、突出重点补短板。

大刀阔斧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重塑着鄂尔多斯的实体经济。

2016年以来,对生产技术落后、不符合环保标准的180万吨水泥、60万吨焦化、25万吨电石产能全部清退;共实施棚户区安置1.98万户,消化存量商品房657万平方米,盘活全市房地产沉淀资金230亿元左右;全市新增社会融资规模804亿元,争取地方政府债券资金722亿元。设立230亿元政府性投资基金和平滑基金,节约财政利息支出35亿元;累计帮助企业展期、续贷313.7亿元,节省贷款利息54亿元,累计降低用电、税费等成本超过100亿元,清理、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多项;补齐服务业特别是流通运输企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今年1-5月份,基础设施、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分别增长23%、43%。“七网”项目开复工64项,完成投资110亿元;“七业”项目开复工35项,完成投资63亿元……

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制。每一段践履之程,创新的脚步和明确的方向都会纾解一个又一个时代命题。

鄂尔多斯以问题为导向,抓重点、抓试点、抓关键、抓落实,司法责任制改革、国家资源型经济创新发展综合改革,电力体制、生态文明体制、职业教育和公立医院改革等主要领域的四梁八柱稳健成型。创新的足音响彻时代的苍空;众创,将众智凝结为对时代最有力的呼应,匠心沉潜、实干兴业都在创新创业大潮中泛显出新的光彩。

——在自治区率先公布市旗乡三级行政权力清单,率先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和政务服务“单一窗口”受理模式,企业和群众办事时间缩短80%以上,2016年新增企业和注册资本分别增长40%和151%,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0%。

——出台《关于深化 科技 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制定关于促进科技创新27条具体措施,设立1亿元科技创新资金,国家级高新区正式获批。成为中国科协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市,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连续召开两届全市创新创业大会,举办首届鄂尔多斯国际创意文化大会,建成创业园、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基地26家,11家众创空间被认定为自治区示范基地。

——打造草原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中俄蒙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城市。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正式获批,内陆港建设全面启动。国际航空口岸获批,开通7条国际(地区)航线,正在申报创建4F级国际机场。商务部同意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先行开展业务。加快落实自治区呼包鄂协同发展规划。全市境外投资企业达到84家,进出口总额12.5亿美元,成为中国外贸百强城市之一。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改革大业,非一蹴而就,非艰难无以描述,但鄂尔多斯壮心不已,从脚下的大地再出发,沿着既定的“中国道路”,去延伸一段又一段鄂尔多斯里程。

绿色鄂尔多斯——生态建设“总动员”,“三生共赢”照前路

在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等很多一线城市的街边大屏幕上,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常常让人感动至落泪,那是一个名叫张喜旺的人开启了人们认识鄂尔多斯的另一个视角。当他扛着铁锹树苗行走在库布其沙漠,漫天黄沙里,他说:“有了绿色就有了希望”,坚定的话语落地铿锵。

因为绿色,是鄂尔多斯200万百姓孜孜守护的图腾之色。

鄂尔多斯沙漠(地)和干旱硬梁、丘陵沟壑区各占“48%”,宜开发土地仅4%,如何让绿色和梦想一样生长茁壮?鄂尔多斯人以自省扣问,用行动作答。一代接一代地干,一棒接一棒地跑,植树造绿、节能减排、防治污染、保护环境,将荒山荒地变成了绿水青山,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鄂尔多斯防线,成功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6个旗建成自治区园林县城。同时,大力发展林沙产业、新兴产业,破旧立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让绿水青山又成为金山银山。

追寻绿色的脚步,常常忘了何时开始,却从不曾停止。

面对漫漫黄沙,鄂尔多斯坚持只做加法、不做减法,严格执行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三区”规划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草畜平衡制度。以筹办《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为契机,建设大美秀美鄂尔多斯。

“我几乎走遍全球所有沙漠,看到的都是沙漠与绿色在不断抗争,与人不断抗争。但中国的库布其不一样,这里的人们靠智慧与沙漠共存。”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乔治·斯坦梅茨曾这样说。

这是一次重返绿色家园的艰难历程,这是一场全民参与的与沙鏖战,从政府到民间,一代一代,生命不息,治沙不止!鄂尔多斯将生态建设作为立市之本,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生态治理范本。

2012年以来,全市累计完成造林906.5万亩,森林资源总面积从3004万亩提高到3428万亩,基本草原保护面积达到7481万亩,生态自然恢复区面积达到355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6.5%,植被覆盖度稳定在70%以上。全市建成大型公园150个、休闲广场37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绿地率达到3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33平方米。

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真的就如哈姆雷特式的两难选择,只能二选其一吗?

鄂尔多斯用实践打破了这个思维怪圈,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国家首批战略环评示范城市、自治区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地区……荣誉之光照亮前路,鄂尔多斯真正成为先行先试的前沿阵地。

不断加强顶层设计,用制度红线守住了绿色底线。出台《鄂尔多斯市环境保护条例》《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等制度,建立起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最严门槛监管机制,以环境承载能力定产业、定项目。

同时,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行业节能降耗和技术装备升级换代,集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和矿区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完成国家和自治区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城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连续四年达到340天以上。

每一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对鄂尔多斯而言,以绿色作为城市的底色,就是始终如一的奋进力量。

全力推进生态建设由人工分散治理向集中自然修复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重造轻管向造管并重转变,由治理向经营转变,由部门努力向全社会努力转变,鄂尔多斯心笃行定。当梦想照进现实,鄂尔多斯人期冀已久的生态恢复、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互动共赢新格局顺理成章,正一词一句地镌刻于这片绿色大地。

幸福鄂尔多斯——民生改善“享红利”,一枝一叶总关情

在城市的夜色里,24小时图书馆里阅读的光芒,是那么耀眼那么温暖。

诸如此类的一处处免费的“公共领域”,彰显了鄂尔多斯的涓涓爱民之情。

是的,改革或转型,发展或延伸,提质或扩量,宏阔或壮美,都是要拨云见日,遇见光明。每一个百姓都是需要光明照耀的个体,他们的梦想便是这个城市奋楫前行的起点与终点。共创、共建、共享让每一个鄂尔多斯人成为奋进者、搏击者,在重点领域持续发力,有针对性地改善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弱点,投入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事业的“真金白银”都大写着百姓的幸福依归,一个又一个笑容见证了个体对于民生红利的“有感提升”,让宏大的蓝图有了可以细致入微又温热绵长的追述。

在这五年的“鄂尔多斯语境”中,每年有可用财力的80%以上是用于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蓝图不再是停留在纸上的梦想,而是等待着人们去共享的无限可能。

——城乡协同发展,美丽乡村和品质城市建设,一样形塑着我们的精气神。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信息消费试点和“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让“品质城市”提档升级,智慧鄂尔多斯建设在政务、交通、旅游等领域得到有效应用。建成自治区级美丽宜居示范镇村8个,获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地区。全市735个行政村和较大自然村实现水、电、路、讯、房、科、教、文、卫、商等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惠及55.3万农牧区常住人口。

——精准扶贫战果累累。遵循中央决策,扶贫攻坚 “精准滴灌”,5220户13047名国家贫困线下人口实现稳定脱贫,杭锦旗达到自治区脱贫摘帽标准并已接受验收,21个自治区级贫困嘎查村全部退出,市低保标准线下33918名低收入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20%以上。

——重点民生工程全面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4%以内,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在自治区率先实行蒙授15年、汉授12年免费教育,基础教育水平进入全区前列;在全区率先实行“先看病、后付费”制度,公立医院改革顺利推进,成为首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城乡低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保筹资、五保和孤儿供养等标准高于全区平均水平,部分指标进入全国前列;制定出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实施意见,设立少数民族发展基金、民族教育发展基金,民族团结抱团发展;

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等赛事活动,获赞无数;平安鄂尔多斯、法治鄂尔多斯、食安鄂尔多斯、诚信鄂尔多斯建设稳中向优,获评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市……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晒一晒这五年来鄂尔多斯的“民生清单”,描绘出的是鄂尔多斯为民爱民“谱系”,这些数据是城市最蓬勃的脉动,也是我们幸福家园最有质感的映射。

活力鄂尔多斯——从严治党“出重拳”,唯有源头活水来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风成于上,俗形于下。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再到全面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到乡风文明大行动等主题实践活动……鄂尔多斯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决策部署上来,坚持标本兼治,严字当头、实字托底,步步深入,善作善成,全面从严治党带来了巨大变化,党风政风民风展现的全新气象,正在凝结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源头活水”。

特别是进入改革攻坚期、利益调整期、观念冲撞期后,鄂尔多斯始终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将党的建设与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一起落实到位,在“全面”上下功夫,在“从严”上动真格,以党建工作的“一马当先”带动全盘工作“万马奔腾”。

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层层落实。分战线、分领域、分环节建立党建工作主体责任清单,逐级签订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五位一体”考核等责任书,建立健全各类制度96项,构建起党委抓、书记抓、各有关部门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

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严中向优。认真落实好干部标准,出台《实名制推荐县处级干部人选办法》《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细则》《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实施细则》等文件,一大批能干事、会干事、干实事的领导干部主动挑起担子,勤于开动脑子,大力甩开膀子,奋力迈实步子。

基层“堡垒”全面夯实。深入开展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 “五好三提升”创建,率先建立街道社区“一核心三融合”党建工作机制。鄂前旗“智慧党建”工作受到中央和自治区党委肯定,以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为阵地,建设面向全国民族干部的红色培训教育基地。

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明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深入推进中央巡视问题整改工作,全面开展市委巡察工作,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十八大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619件,给予党政纪处分1782人,焊牢了不能腐的笼子、形成了不敢腐的震慑、筑牢了不想腐的防线。

……

每一记重拳都雷厉风行,驰而不息,都在为塑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去隐疾断沉珂。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鄂尔多斯不断增强严的定力,始终保持严的韧劲,用制度之力、落实之效,巩固着道路自信,同心同德、活力迸发,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可一时抵长之尽,必须全面用力,久久为功。

过去的五年,鄂尔多斯唱出了“好声音”。发展理念转型、发展动力转型、发展方式转型、发展结构转型正在加速抵达,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先行区、全区创新发展引领区、全区城乡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区开放合作样板区、全国生态文明先导区、全区民生发展品质区建设成效彰显……皆是因为,每一步,都精心布局、运筹帷幄;每一步,都谋定后动、蹄疾步稳;每一步,都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整装待发。站在新的起点上,耳畔响起的是时代的战鼓,是前进的号角!鄂尔多斯大地,充满“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热烈愿望,更有“策马扬鞭再奋蹄”的无限激情。

“赶考”路上,山河隽永,日月恒升,征歌高亢。每个晨曦来临,我们都心怀壮景,展翅穿云的不仅是列雁,还有我们为这片土地播种下的希望和亲手耕耘的梦想。劈波斩浪,鄂尔多斯乘风远航!

“煤海”鄂尔多斯变身“新经济”热土
 超洁净车间里看不到工人的身影,科技厅
上半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
  发改委网站消息,上半年,全国粗钢产量41975万吨,同比增长4.国土资源厅
上半年内蒙古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开复工率97.5%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获悉,上半年,全区新开复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975项,开复工率达97.新华网
上半年内蒙古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开复工率97.5%
  记者从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获悉,上半年,全区新开复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975项,开复工率达97.内蒙古新闻网
上半年内蒙古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开复工率97.5%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获悉,上半年,全区新开复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975项,开复工率达97.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