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会公信力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20.08.2016  01:32

 

公信力是红十字事业的生命线,红十字会的公信力建设没有休止符,永远在路上。《国务院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25号)规定,要着力打造公开透明的红十字会。全国红十字会“十大”会议上,刘延东副总理讲话指出,红十字会要不断提高救助实力和社会公信力、影响力、感召力;陈竺会长也强调,要大力加强红十字会公信力建设。故各级红十字会只有不断提升公信力建设水平,才能适应当前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才能更加赢得各级党委政府和群众的信赖与支持。作为一名红十字会专职干部,我结合工作实际,对红十字会公信力建设有一些思考和体会。

以党建为引领是红十字会加强公信力建设的前提条件。红十字会作为各级党委政府联系困难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必须把党建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来抓。我会在工作实践中,突出抓了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会党组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党组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各分管领导履行“一岗双责”责任,负具体落实责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加强了廉政风险防控,对单位的职权进行了认真梳理、查找出了廉政风险点、评定出了风险等级、制定了防控措施,绘制了各项权力运行的流程图和群众办事需准备的资料等,并全部上墙,及时公开。严格执行党务公开制度,对于机关党组织的基本信息、重大事项、重要决策、工作动态等都要通过党务政务公开栏或红十字网站、简报信息等形式公开。在办公场所建立了廉政文化走廊,营造了廉政文化氛围,使党员干部从中更受教育、得启发。2014年10月,全市召开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推进会,我会作了典型发言。会机关党支部按照要求,在加强党员活动室、阅览室等阵地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了“四型十好”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得到上级党组织一致好评。会机关党支部被市委组织部评为示范基层党组织,被市直机关工委多次评为学习型和先进基层党组织。

机关作风建设方面。重点开展了“三到村三到户”驻村精准扶贫和服务社区工作。结合全市“十个全覆盖”工程,利用近100万元扶贫资金,为包扶村丰镇市黑土台镇寿阳营村上了人畜饮水项目,解决了160多户近400名村民吃水难的问题;投入资金10万元在寿阳营村实施了红十字“博爱家园—互助幸福院”项目,在该村建立了一个集备灾应急、平时救助为一体的博爱超市和一个集图书阅览、棋牌娱乐、卡拉0K等为一体的乡村文化活动室,为村民提供了“送上门”的服务;争取丰镇市交通局支持,投入资金160万元,为寿阳营村修了4.5公里的水泥路,方便了村民出行。组织会机关党员干部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在春节、“七一”、中秋节等重大节假日期间,会机关的11名党员干部深入结对户和贫困党员家中,送去大米、月饼、棉衣等价值1万多元的慰问品。发挥单位优势,为398名贫困人口送去面粉、衣被等价值2万元的物资;为黑土台镇中心学校贫困生送去价值9300元的棕垫62块;在寿阳营村开展了为群众免费义诊、筛查眼病患者、送药和为贫困群众免费发放衣服等活动。结合“五城联创”活动,积极开展服务社区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在集宁区新体路办事处恩和社区开展了宣传、绿化、美化、亮化和志愿服务等工作。投入资金5万多元为小区内顺达公寓东西两楼外墙进行了粉刷,设置了宣传栏,购买了鲜花在小区院内摆放,对年久失修的护栏和外跨楼梯扶手进行了维修和涮漆,改造了公寓门脸房排烟管道;开展了义务为小区挖树坑、清除小区内的小广告小传单、对小区车棚长期无人清理的垃圾进行彻底清理等党员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打通了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以行动为支撑是红十字会加强公信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行动是提高红十字会公信力的最有力说明。近年来,我市各级红十字会重点打造了一些品牌救助项目,在全市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得到群众的一致认可和好评。一是从2007年开始,各级红十字会累计投入“博爱一日捐”善款5000多万元,连续九年开展了“博爱一日捐、温暖千万家”、“博爱一日捐、助你上大学”、“博爱一日捐、扶贫复明”、救助贫困大病患者等活动,使18万余人从中受益,成为当地的一项民生工程。二是根据红总会“博爱家园”项目模式,结合我市农牧民老人入住互助幸福院养老需求和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现实,打造了适合我市特点的红十字“博爱家园—互助幸福院”项目。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110万元在9个旗县市区的11个互助幸福院实施。主要做法:一个互助幸福院投资10万元,市、旗县市区两级红会按1:1比例出资,由旗县市区采用 “4+X”模式具体实施,即项目实施旗县市区在项目地至少建立了一个基层组织,并健全领导机构和相关管理制度,做到基层组织能开展相关工作;至少建立一支志愿服务队,主动在幸福院开展宣传红十字运动知识、防灾减灾、健康教育等活动;建立一项生计发展基金,积极吸纳社会各界爱心善款,帮助互助幸福院老人改善生活条件;在互助幸福院建立了爱心超市、理发室、洗澡室等利民工程,主动为老人提供各种服务;X自选项目,在上述四项规定动作的基础上,根据互助幸福院实际,各地自主选择其他项目,比如慰问演出、陪老人聊天等,主动为老人提供符合红十字会宗旨的关爱服务。三年来的实践证明,“博爱家园—互助幸福院”项目可操作性强、受益面广、社会成效显著,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以法制为基础是红十字会加强公信力建设的基本遵循。一是不断提升依法治会水平。我会优化了常务理事和理事组成结构,按章程规定每年召开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建立了经常性的沟通和联系机制,尤其是重大决策、重要事项等都要征求常务理事和理事意见,充分调动其参与、支持红十字会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二是严格遵循“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原则,开展各项工作。我市各级红十字会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和《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办法》来履行各项职责的同时,按照当地政府统一部署,实行了权力清单制度,红十字会的各项权力、办事流程、服务指南等经政府审批后,在各级政府网站向全社会作了公布,使红十字会服务群众工作更加透明、公开、便捷和高效。三是依制度办事。我会在广泛调研、反复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完善了《会党组工作职责》等25项党务工作制度,健全了《会长办公会议》等41项机关工作制度,涵盖所有工作领域,并要求旗县市区红十字会参照这些制度也要制定相应工作制度,而且重要制度在各科室显要位置悬挂。实际工作中,我市各级红十字会严格按照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管物管权,把权力关进了制度的笼子里。

以监督为保障是红十字会加强公信力建设的必要步骤。我市各级红十字会采取社会监督、审计监督、媒体监督、内部监督方法大力加强公信力建设。各级红十字会建立了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工作者、新闻媒体、政府监督部门、爱心人士、志愿者等人士组成的红十字会社会监督工作委员会。红十字会的各项工作,社会监督委员会都会不间断地参与,并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批评意见和合理化建议,加强了红十字会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各级红十字会每年主动邀请审计部门对上一年度的募捐款物收支情况进行审计没有发现违规违纪问题;每年的募捐款物收支情况都要向理事会报告,同时通过新闻媒体、红十字网站向外界公布,主动接受全社会监督。红十字会的重大活动都能邀请电视台、电台、报社等记者全程来跟踪报道,使红十字会的工作更加透明、公开。

以创新为动力是红十字会加强公信力建设的有效方法。只有创新才能永保红十字事业的青春和活力,同样公信力建设也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做到不断创新。一是要利用“互联网+”积极构筑各种载体和平台,实现平常工作网络化、网络工作平常化,从而实现红十字会各项工作信息化、公开化和透明化;二是除依托现有手段进行宣传外,还要积极利用微博、微信等现代信息手段,加强对红十字会工作更深入持久的宣传,使红十字会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