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红十字会关于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现状与发展的调研报告

26.10.2017  20:27

      红十字会基层组织是自身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坚持红十字会运动宗旨、履行红十字会职责、实现红十字会事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目标任务以及发展规划的保障,也是建设和发展红十字会事业的组织基础,为促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有续健康发展,于10月10日-10月19日对5个旗县红十字会基层组织采取听汇报、查看资料、实地勘查和座谈等方法进行了调研,现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层组织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基层红十字组织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基层组织建设发展现状与红十字会事业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发展建设不平衡,制度不规范。存在对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发展重视的不够,对建立红十会基层组织的作用理解不深,基层组织覆盖面小,入会率低;只停留在上级统一组织开展活动的基础上,推一推动一动,主观创造性开展工作不积极,片面认为完成政府交办的工作和上级红十字会一般业务工作就可以了,职能作用发挥还有较大差距,大多数基层组织不能主动开展活动、作用发挥的不积极。

    (二)基层组织编制少,政府重视不够。干部配备都是各机关素质相对比较低,认为红十字会工作无关紧要;工作人员一身兼多职,专业不够专一,管理措施、制度不完善,激励机制不到位,工作好与坏一个样。

    (三)建立基层组织难,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和影响红十字会工作的重要因素。旗县一级红十字工作不主动,请示汇报不靠前,没有树立起红十字会工作在当地的重要性,宣传工作滞后,思想认识肤浅,对红十字会工作的任务和宗旨了解的太少,造成红十字会工作被动实施。

    (四)基层组织工作成员素质有待提高。红十字会乡镇企事业基层组织工作人员大多数都是各单位的领导兼职,对红十字业务工作掌握的少,工作繁忙,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志愿服务队不专业,志愿服务人员少,志愿服务的效果不明显。有较大的突发灾害时,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远远满足不了应急需要,建立固定大批量红十字志愿者,科学组建志愿服务队,做到行散而神不散,是当前最紧迫的需要。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和足够经费做保障,才能有效的开展工作,充分体现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六)部分企业以生产忙、经费少、困难多等为由不愿意加入红十字组织,认为成立红十会组织会给企业增加负担,企业自身看不到成立红十字会基层组织的利益,认识上不去拒绝加入红十字会。

    (七)经费不足制约红十字基层组织的发展。资金是一个组织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筹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单位以及个人的自愿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我市目前的经济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还不足以普及自愿捐赠行为,开展救灾、救助活动所需要的资金与所能募集到的资源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缺口。要想发展志愿者和基层组织,还需要政府财政给予足够的经费,以及各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广大爱心人士的资助。

二、解决制约基层组织建设发展的途径和建议

        通过调研,针对红十会基层组织存在问题的普遍现象,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全社会参与支持红十字会工作,促进红十字事业全面发展。

    (一)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是开展好红十字会事业的前提和保障,争取把红十字会工作纳入到各单位、部门、领导班子的目标考核范围内,这样才能引起各单位主要领导的重视,推动工作的开展。

    (二)在基层各单位部门应该增设专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编制,做到在红十字基层组织有专职人员,这样才能促进红十字会工作上下对接,上级的各项工作才能在各基层单位得到很好的落实。发展基层红十字会最贴近群众的组织是村委会和社区,利用行政引导作用,通过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的协助,借助村委会和社区红十字会融合发展搞好试点,充分发挥试点单位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全面铺开;广泛宣传国际人道法,倡导“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推动全市基层红十字组织健康发展,做大做强红十字事业;

        紧扣时序进度。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订组建红十字基层组织的方案,酝酿组建中的有关事宜,积极发展红十字会会员,壮大红十字会组织,引导更多的人群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为红十字事业贡献力量;健全长效机制,充分发挥红十字会主导作用,积极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红十字工作长效运行机制;规范制度、完善服务,在增强实力和活力上加大工作力度,形成制度完善、运行科学、反应迅速的备灾救灾、卫生救护、社会救助、社区服务等反应机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适应社会需要的较为完整的红十字会系列服务体系,坚持依法治会,发挥红十字会工作的独特性,激发全民动员、全民参与的热情,保证红十字会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要实现筹资方式多样化,发展与各类企业、商会、协会的稳定合作关系,争取更多稳定的救助资金;要严格内部监督,增强红十字会工作的公开性、公正性和透明性,树立红十字会良好的公益形象。

    (三)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红十字会的社会知名度。广泛宣传发动,与新闻媒体保持密切联系。红十字会事业是一项需要社会广泛参与的事业,它需要借助舆论宣传的力量,加大宣传力度,在新闻界广交朋友,舆论宣传是发动群众 ,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的最快捷,最有效的好办法。所以在工作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等各种媒体,最大限度地传播我们的声音,章显我们在人道救助领域政府助手的地位;抓住当前红十字会事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向广大干群广泛宣传红十字运动史和红十字会的性质、职能和作用,宣传国家支持红十字会工作的政策,启发他们参与红十字工作的自觉性;针对当前国家实施的精准扶贫工作选准切入点深入调查研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增强全社会对红十字工作的认同感.根据《红十字会法》和《公益事业捐赠法》的规定,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向红十字事业的捐赠,在计算企业和个人所得税时,准予全额扣除;我们要抓好这一政策的宣传,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红十字会组织中来。红十字事业是一项需要动员全社会、动员广大民众参与,造福人类的伟大事业,它的发展离不开媒体的宣传,离不开舆论的支持,借助媒体传播功能,宣传红十字法,红十字会精神,传播红字会工作声音,让所有的人关注这项事业,参与这项事业,共同推动这项事业的发展。

    (四)加强红十字会干部队伍建设。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关系到红十字会工作的贯彻落实,关系到红十字会事业发展,因此红十字会的干部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觉悟、理论水平、专业技能、管理才干,不断提升红十字会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有力推动红十字会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五)注重工作结合,找准切入点,开展有效多彩的红十字特色活动。 利用志愿服务队调动他们开展活动的积极性,建立活动长效机制,在各个节日到来之前认真组织策划,有效提供活动平台,活动结束后有讲评有鼓励,促进活动走上良性轨道;结合目前实施的“5个100项目”建设,建立基层组织,按照“六有”的要求完善软硬件建设,充分调动基层组织建设的积极性,发挥项目优势,开展以“人道、博爱、奉献”为宗旨的红十字活动;与青、工、妇等单位加强联系,选好切入点,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有红十字会特点的活动;善于发现和挖掘试点单位的工作优点,宣传鼓励增强工作荣誉感和自信心,总结工作经验和方法,促进基层组织健康发展。

    (六)加强基层组织工作人员培训工作。开展群众性卫生救护、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情况下的救护技能培训,提高群众在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事件中的自救和互救能力;扩大红十字会的知名度,增强红十字会社会影响力。

    (七)建立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长效机制。要根据不同年龄的特点,开展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在小学要重点开展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宣传,培养自救互救能力,就近就地参加红十字志愿服务等活动,树立青少年敬老助残、尊师爱幼、互助互爱的思想道德观念,增强自我保护和关心他人、关爱生命意识;在中学重点开展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和红十字会法宣传、救护知识普及,参与红十字志愿服务,结合预防艾滋病宣传,远离毒品和远离烟草教育活动,树立青少年关心社会、服务社会、服务他人、乐于奉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达到理解红十字会宗旨,培养青少年崇高品格和良好作风。

  (八)各级红十字会要积极争取把志愿服务工作纳入到各地政府志愿服务工作的总体规划中,这样才能使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服从、服务政府的宏观要求,又在各地志愿服务大格局中,通过红十字会工作领域的专业性,形成红十字志愿服务的社会效应,把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形成社会化和开放工作格局的重要一环。要打造红十字会工作品牌,红十字会各级组织在开展人道主义援助时,要紧密结合当地政府的中心工作,要办好群众需要办、红十字会有能力办的人道事业,多做社会救助方面的实事,在社会上树立起红十字会品牌。要坚持不懈地做好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救助工作,逐步建立高效、有序的工作机制,切实做到第一时间、第一反应、第一到位。要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救助活动,根据不同的救助对象,开展好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扶贫帮困、助学、医疗救助等各种形式的救助活动,有针对性地为贫困群众和受灾群众多办实事,多做好事,进一步树立红十字会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