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丨中国加快稀土创新应用
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9日电(记者于嘉 任会斌) “四年间,我们自主研发的电容型镍氢动力电池配载百辆纯电动公交车安全运行了上千万公里,为中国稀土高端产业开发应用找到一条新路。”山东淄博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理事长韩世幸在第八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国际)论坛”上说。
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占恒说,中国稀土矿中,镧、铈比重超过70%,但是应用规模小。新能源技术的突破及其未来的产业化发展,将拓展镧、铈等稀土金属的消费应用市场,促进中国稀土资源的高效平衡利用。
近年来,中国加快稀土产业创新应用,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周长益说,中国稀土产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各个环节都取得了一批突破性成果。以稀土产业链下游为例,稀土催化产品可以满足汽车国V排放标准,并供应了全国石化催化剂的90%以上;稀土激光晶体、闪烁晶体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医疗产业等。
这些新材料应用仅是中国稀土应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冰山一角。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稀土磁性、催化材料需求量的年均增幅超过15%,全国稀土磁性、发光、储氢等为主要功能材料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70%以上……
与此同时,中国在稀土领域的科技创新投入明显提高。过去5年,稀土领域的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从2%提高到3%以上。全国建成7个集技术研发、产业转化、分析检测和应用评价于一体的稀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组建先进稀土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
一些分析人士表示,中国在稀土产业创新应用领域的显著发展令人兴奋,但不能忽视稀土高端材料应用产业规模不大、附加值不高、持续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专利等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认为,中国今后应着重推动稀土中下游产业的集约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和稀土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十个重点领域的突破发展,而稀土材料将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领域,发挥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他说。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巡视员、稀土办公室主任贾银松表示,中国稀土行业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行业整体步入以高端应用、高附加值产品为主的发展阶段,充分发挥稀土应用功能的战略价值。
“我们将围绕《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明确稀土应用发展方向,加大对稀土高值利用专项支持力度,加快稀土产业转型升级。”周长益说。
眼下,一系列助推稀土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机制正逐步完善。比如,通过财税支持政策,加强稀土与下游产业对接,扩大稀土材料在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节能环保等领域的应用,扩大高端应用市场。
此外,中国还将进一步落实新材料和关键零部件首批次应用保险保费稀土产品目录,扩大国产高端稀土材料和器件应用领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