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22.11.2016  17:38

  中国气象报记者潘继鹏报道 通讯员郝雷 樊予江报道 11月1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6年冬春季飞机增雨(雪)协调会召开,标志着今年新疆飞机增雨(雪)作业已正式启动。记者在会上获悉,与以往不同的是,在原有的库尔勒、克拉玛依飞机作业保障基地的基础上,这季作业新增了哈密、和田2个飞机保障基地,作业飞机也由此前的3架增加到4架。首次使用4个飞机保障基地、首次使用4架飞机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首次将飞机人工增雨(雪)作业范围扩大到昆仑山区域,成为新疆本季飞机人增雨(雪)作业的三大新亮点。

  新疆年降水量偏少,气候干燥,但是空中水资源比较丰富,具备空中云水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据测算,每年平均有92次云系影响天山和阿尔泰山,64次云系影响昆仑山,每年平均约有26000亿吨水汽流入新疆,自然降水转化率平均仅为10%,空中水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积极开展人工增雨(雪)工作,增加山区积雪和降水量,可以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促进山区草场植被生长和沙漠植被恢复,增补地下水,改善生态环境,缓解农业用水压力。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李更生表示:“随着全区对水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加大,加强飞机增水工作的能力建设是自治区实施人影增水工程的主攻方向。”

  自治区气象局局长张守保介绍,去冬今春,新疆启用2架飞机开展空中水资源开发,作业飞行31架次,影响面积35万平方公里,作业架次、碘化银播撒剂量及作业影响面积都较历年有所增加。同时,各地人影部门积极使用火箭、碘化银烟炉等地面增水设备配合飞机作业,增水效果十分显著,作业区降水量增加11%,增水9亿吨,山区水资源的储备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