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06.12.2016  19:06

  中国气象报记者王瑾报道 上海市政府日前批复同意《上海实现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指标体系及评估办法(2016-2020)》。

  为适应新形势、满足新要求,上海在率先实现气象现代化之后,提出建设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并确立了总体目标,即到2020年底,基本建成以“业务智能、服务普惠、制度创新”为主要特征的上海超大城市智慧气象体系,全面融入“宜居、创新、可靠、高效”的上海智慧城市建设。智慧气象是上海实现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强大支撑。

  上海实现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各项具体指标,包括:大城市综合观测达到国际示范水平,多源资料融合分析场精度小于1公里;气象信息数据标准化率达95%以上;区域数值模式预报水平分辨率达1公里,预报可用时效达10天,中雨以上预报准确率达0.4;台风、暴雨、强对流预报准确率和预警提前时效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气象科技成果转化率较“十二五”时期提高30%以上;市区或郊区居民气象知识普及率达90%以上,安全街镇社区达标率达60%以上;气象灾害监测率达99%;气象灾害损失占GDP的比重下降到0.3%以下,气象灾害减损率达100%;航空气象服务和远洋气象导航服务市场占有率均较“十二五”时期实现倍增等等。

  同时,上海还将延续第三方评估的做法,由中国气象局和上海市政府共同组织,依托具有评估资质、评估能力和工作优势的第三方独立评估机构,对上海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总体目标和主要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量化评价和综合评估。由第三方独立评估机构吸纳国际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组建专家组,全程参与评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