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中国气象报通讯员戈福江 记者王灵玲报道 12月22日,2016年东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联席会议在长春召开,会议全面总结2016年东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工作,研究探讨2017年东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重点任务。来自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东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大连市等区域内各省区气象局,空军部队及民航航管部门的代表出席会议。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破解中心体制、机制和发展瓶颈。用完善法规制度建设的理念促进东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建设,探索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的管理新思路。通过细化管理运行机制,强化对区域内人工影响天气资源的共享互助。加强与各省(区)人工影响天气部门、军民航部门的密切沟通联系,使区域内相关各机构形成有机的结合,实现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的全面提升。切实担当、履行职能,提高区域中心在气象防灾减灾方面的影响力,促进社会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认同。为区域内各省区开展人工影响天气联合作业搭建平台,提供有力的支撑。
会议就东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机制及2017年作业计划进行了探讨。辽宁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就2016年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情况进行了汇报。
2016年,在中国气象局和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的领导下,在区域内各省区气象局的支持下,东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积极推进指挥作业系统平台建设,加强军民航区域协调工作,边建设边开展服务,探索和组织跨区域联合作业,在抗旱增雨中发挥重要作用。区域飞机作业保障中心建设取得进展。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系统开发布设建设项目基本完成。观测系统和效果检验外场试验区建设稳步推进。空域协调密切配合、保障到位,与空军部队及民航航管部门建立协调保障机制。在区域内通过多次组织联合会商,共实施跨区域联合作业36架次,飞行作业102小时,作业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