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中国气象报记者张恒翀 袁长焕报道 近日,记者从2017年黑龙江省气象局长会议获悉,今年,黑龙江省气象部门将着力推进智慧气象在服务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依托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进一步深化智慧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构建气象为农服务新模式。
黑龙江是我国农业大省和粮食主产区,发展现代农业是黑龙江的重中之重。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要齐心协力争当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省政府在《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提高针对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农业气象保障能力,努力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做好气象保障现代农业发展是全省气象工作的首要任务。为此,黑龙江省气象局将“现代农业气象保障工程”列为黑龙江省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中的五大重点工程之一,采取一系列措施将智慧气象有效融入智慧农业。深化与社会企业合作,建设智慧农业气象服务体系,研发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微信公众平台和app, 围绕农业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建设绿色粮仓、绿色菜园、绿色厨房方面挖掘气象特色服务产品,突出服务产品的差异化、个性化,强化服务的智慧化、社会化和标准化。建立省市县一体化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利用智慧气象强化贫困地区生命财产安全和特色产业发展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人工影响天气以及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保障,积极探索特色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服务,按照不同积温带制作农业气象产品。开展针对全省主要粮食生产和经济作物的农业气象观测,特别是标准农田建设中的气象监测。完善农业气象灾害评估方法和模型,建立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三减”气象服务技术指标,注重加强对大田作物关键期农业气象指标体系预报分析,最大限度地减轻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创新气象支农惠农手段,积极开展农业财政巨灾指数保险服务,为全省28个贫困县在遭遇局部洪涝、旱灾、积温不足时省市县用于灾害救助提供精准保障,实现“三农”服务专项国家级贫困县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