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中国气象报记者潘继鹏 通讯员范宏云报道 记者在3月6日举行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7年春季飞机人工增雨(雪)作业空域保障协调会上了解到,在不久前结束的冬季飞机人工增雨雪作业中,新疆首次同时使用4架飞机开展飞机增水作业,累积作业影响面积达到161.37万平方公里,空中水资源开发能力和增水效果明显提升。
据了解,2016/2017冬季,新疆飞机人工增雪作业有了重大突破。新疆在原有的库尔勒、克拉玛依飞机增雪作业基地的基础上,新增哈密、和田两个飞机作业增水基地,不仅首次同时使用4架飞机,还首次将作业面积扩展到昆仑山区域,影响区域惠及和田地区及昆仑山区。
记者获悉,自2016年11月以来,在近3个月的冬季飞机人工增雨雪作业中,人影部门密切监视天气的变化,抓住一切有利条件开展飞机人影作业,共组织40架次增雪作业,累积飞行时间157小时42分。期间发布飞机增水方案、作业指令、作业潜势预报、作业过程预报和作业计划等各类指导产品共98次,自治区气象台提供作业条件潜势预报等预报产品59天/次。据自治区人影办统计,作业区大部分区域雪量和雪水当量明显增加,其中2017年1月上旬全疆积雪总面积比2016年12月下旬增加了56.72%;全疆雪深大于20厘米的积雪面积增加了46.96%。
记者获悉,为进一步开发空中水资源,以使飞机作业影响区的积雪能更多保留在山区,缓解新疆春季干旱矛盾和农牧业生产用水需求,2009年,自治区政府将冬季飞机增雪作业延伸为冬、春两季增水作业,并于2010年付诸实施,还将15个作业区飞行位置调整到靠近天山南北、阿尔泰山及昆仑山山区,使积雪更多保留在山区以缓解春季干旱,作业影响面积由17万平方公里扩大到34万平方公里。今年春季,新疆飞机增水作业以克拉玛依为基地,作业覆盖范围涵盖北疆沿天山一带及塔城、阿勒泰等地,作业时间为3月至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