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18.05.2017  16:21

        中国气象报记者周爱春报道 近期,河南省大部分地区持续出现了干热风天气,并将继续影响,对小麦生长造成一定影响。河南各级气象部门及时应对,积极开展干热风灾害的监测预警预报服务。5月10日至13日,省气象台及各地气象台连续4天发布了干热风预警,并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途径提示做好预防措施。

 

  据气象监测显示,从5月10日开始,河南北部和中西部连续3至4天最高温度达到了32~34℃的高温,风速也达到3米/秒以上。受连续的高温和大风天气影响,河南中北部、西北部、中西部局部先后出现轻度干热风天气。“此次干热风过程出现时间较早,持续时间较长,将影响小麦正常灌浆攻籽,造成不同程度减产。”河南省农业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成林告诉记者,干热风天气对小麦的影响,主要与在小麦灌浆期间,下垫面植被生长状况、土壤墒情、田间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相关。若不及时采取措施,会造成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降低,功能衰退,影响叶片活性;同时,影响小麦灌浆速度,造成千粒重增长速度减慢,使小麦产量降低。

 

  针对持续的干热风天气,河南省政府气象灾害防御及人工影响天气指挥部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切实做好冬小麦干热风灾害的防范应对工作。河南各级气象部门及时应对,快速反应,积极开展干热风灾害的监测服务。省气象局要求各级台站密切关注干热风灾害,及时发布灾害预警和测定小麦各项生理、性状、物理等指标,做好干热风灾害应对工作。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制订全省干热风灾害监测实施方案,及时在全省3个农试站和全省小麦农气观测站开展小麦光合作用、灌浆速率、干物质等灾害相关指标监测,探索防御措施对干热风灾害的缓解效应。同时,各地气象部门农业气象技术人员深入麦田,对周围县区、乡镇开展干热风发生面积、发生程度等情况进行调查,准确掌握干热风损害程度,并进行灾后评估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