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18.05.2017  16:21
        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时,发表了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演讲。而在演讲开篇第一句中,习主席用了“孟夏之日,万物并秀”这句话,来形容这个各国嘉宾汇聚一堂的“美好时节”。那么,这句话出自何处;从节气上看,“孟夏之日”又是什么时节?   在我国古代,农历四季中的每个季节,都依次分为“孟”“仲”“季”。我国将立夏视作夏季开始的标志,夏季的三个月即农历四、五、六月,分别称为“孟夏”“仲夏”“季夏”。因此,“孟夏”即农历四月。   据考证,早在明代《莲生八戕》一书中,便有“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的说法。古人认为,从立夏开始,气温明显升高,雷雨增多,炎暑将临,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时期。特别是在“夏”月,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已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季收成如何已可窥见。   因此,自古以来,人们都将“夏”视作万物勃发且接近“瓜熟蒂落”的时节。新事物自初春经“雨水”“惊蛰”而新生、萌发,终于到了即将收获的关键时刻。   古人从不吝啬对“夏”时节的赞美。东晋陶渊明有诗云:“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三百多年后,唐朝诗人白居易回应陶渊明道:“夏爱吾庐,陶潜语不虚。花樽飘落酒,风案展开书。邻女偷新果,家僮漉小鱼。不知皇甫七,池上兴何如。”同是在唐朝,贾弇更以“夏”为题,描绘了“江南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的千古名篇。   根据现代气象学标准,当某年某地首次出现连续5天气温滑动平均值大于22℃时,则这5天的首日才被视作该年该地的“入夏日”。通常在“夏”之初,除了我国南方多地已经或接近入夏外,东北、西北大部仍处于春季。不过,这并不妨碍人们把“夏”视作一个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又即将迎来丰收成果的时节。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多、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响应之际,习主席用这句话为开场白,堪称蕴意之妙。   正如本次高峰论坛是如此翻译这句“夏之日,万物并秀”的——“In this lovely season of early Summer when every living thing is full of energy.”的确,夏是一个“有爱”的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