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记者孙彦报道 7月15日至18日,山东出现强降水天气过程。据18日雨情统计,平均降水量56.9毫米,最大降水量出现临沂白旄,为316.4毫米。其中,15日枣庄、薛城的日降水量分别为199.1毫米和168.4毫米,突破本站7月历史极值;17日烟台招远站的日降水量为193.9毫米,突破本站历史极值。
山东省气象局于7月15日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预警防御三级应急响。据统计,山东省气象局、9个市气象局及所辖县气象部门共启动66次重大气象灾害(暴雨)应急响应,其中三级响应48次,四级响应18次。7月14日至17日,山东省气象台连续4天在全国天气会商中发言,组织4次全省会商、2次全省加密会商,及时指导市级台站发布、变更预警信号。14日,省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15日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14日和15日,山东省气象局和省国土资源厅联合发布地质灾害风险黄色预警2期。各市、县气象部门期间共发布预警信号304次,包括暴雨预警信号94次、雷电预警信号184次、高温12次、大雾9次、大风2次、冰雹3次。省气象局负责人第一时间向省委、省政府领导报告强降雨天气实况、预报预警等服务信息,同时,省气象局向省委、省政府、省防总以及国土、安监、水利等部门发送决策服务材料21期、决策气象短信2.7万条。全省各级气象部门通过短信群发预警信息117万余条,并在12121服务电话中对此次强降雨过程发布了特别提示。
记者从省气象局观测网络处了解到,进入雨季以来,山东全省近1500个自动气象观测站均采取1分钟加密观测模式,按时上传监测资料,采用自动站综合应用平台和降水查询系统及时收集降水实况。同时,新一代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24小时开机运行监测。据观测网络处负责人介绍,此次应急响应期间,共发送12次设备故障预警信息,处置设备故障9例,确保了AOSM系统和其他设备运转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