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09.11.2017  12:45

  中国气象报通讯员王丽丹报道 进入秋冬季,北方逐渐迎来大风降温天气,不过对于家中早早热起来的天津市民来说却无较大的影响。“暖气挺热乎的,温度也很舒适。”家住气象台路气象里小区的张阿姨摸着暖气片告诉记者。

  11月1日,天津全市正式启动供热,比法定供热时间提前了15天。从去年提前10天供暖,到今年上半年法定供暖期结束后三次延长供暖,再到如今提前15天供暖,天津市“看天供暖”已经形成了长效机制。“看天供暖”的背后离不开气象部门的参与。

  10月20日、25日、27日市建委接连三次在市气象局召开多部门采暖期供热气候会商,就是否提前启动供暖进行会商研讨。27日第三次会商中,根据市气象局提供的气象预报,市政府综合统筹,决定10月28日下午全市燃煤锅炉点火启动,燃气锅炉30日点火启动,11月1日全市正式供暖。市建委副主任王连成说:“无论是供暖启动或结束前,还是在供暖过程中,每次出现低温、强降雪等重要天气时,市气象局总是及时将一手气象信息送至供热单位,提醒做好供热科学安排和合理调度,气象信息成为我们提前制定供暖计划、实现节能减排的杠杆。”

  10月份以来,天津市气象局正式启动供暖气象服务。市气象局围绕启动供暖关键节点主动服务,研判天气,会同市建委、供热办及供热企业等部门开展天气会商,制作并发布多期供暖气象服务专报,提供逐日最高温、最低温、平均气温等精细化预报,为市政府启动供暖提供参考依据。

  “除定期发布常规气象信息和专题材料外,我们还重点加强对低温寒潮、强降雪、雾和霾等高影响天气过程的监测预报与服务,组建了供暖气象服务团队,专门负责供暖服务产品制作。”市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孙玫玲说。

  科学启动、停止供暖成常态,既是民生考量博弈经济利益的胜利,也日益凸显出供暖气象服务在保障民生需求的重要性。“由‘通知供暖’变为‘看天供暖’,我市建立了高度融入气象变化的动态供暖机制,这对推动科学供暖、提高供暖服务效益具有积极作用。”王连成介绍说。

  今年天津市“两会”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强调,要根据气候和温度实际情况,科学适时启动或停止供暖时间,并健全长效管理服务机制。年初,天津市政府与市气象局签订了《天津市气象局目标任务管理责任书》。其中,“丰富供暖气象服务保障手段”首次被纳入天津市政府考核目标。按照绩效考核指标要求,市气象局推动16个区建立了与供热部门的合作联动机制,为科学适时启动或停止供暖提供气象服务保障。

  目前,市气象局正在逐步推进供暖气象服务业务,为供暖部门科学供暖提供气象指导。一方面,市气象局逐步联合市建委、市供热办等相关部门开展基于天气影响的供暖温度指标和供暖调控措施研究,论证启动和停止供暖的日平均气温标准以及提高供暖室温标准的科学性、可行性,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为强化供热节能减排,市气象局还与供热部门共推“智慧气象”与“智慧热网”的融合发展,通过科研实现基于综合气象参数专项预报的供热动态调控和按需调控,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供热污染排放。

  “从我们自身来说,面对新形势、新需求,我们气象部门也要建立新型供暖气象服务业务,深挖供暖气象服务需求,形成监测-预报-传递-联动-调控的供暖产业链条,开发基于位置和用户体验的精准供暖气象监测预警预报服务产品,全方位打造智能融合的天津供暖气象服务品牌,进一步提高气象供暖服务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孙玫玲说。

网站首页
  中国气象报记者叶芳璐报道 11月3日,气象
网站首页
    10月30日至11月1日,气象
网站首页
中国气象报通讯员闫素华 刘启     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