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创作《农民工组歌》期盼搬上舞台

10.03.2016  11:59

  家住呼和浩特市海西社区今年76岁的辛连科老人前后历时4年多时间,创作完成一部以农民工为题材的《农民工组歌》,除了包含10首歌曲,还在每首歌曲前配了朗诵词,这完全是按一台标准的演唱会创作的,辛连科老人期盼他的作品能够被搬上舞台。

  “当夜静阑珊时,农民工们在他们寄宿的工棚里,辗转难眠万千思绪,思念他们的故土,思念他们的家乡,思念他们的亲人,思念他们的爹娘。请听男声独唱《农民工的思念》……”这是辛连科老人组歌里的朗诵词。老人聊起创作《农民工组歌》的过程,依然很兴奋,他说创作初衷就是想呼吁人们善待农民工,感谢他们为城市建设做出的贡献。

  “有一年夏天我乘坐公交车,上来几位刚刚干完活儿的农民工,加之天气炎热,他们身上又脏又臭,车厢内很多乘客躲闪、掩鼻,最后农民工坐到了后车门的位置。这一幕深深触动了我,我忽然想起自己年轻时也干过临时工,许多脏活累活都干过,当时的处境跟农民工一样。而且农民工进城打工,家中就出现了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所以我要唤醒人们的宽容与关爱。”辛连科老人的《农民工组歌》几经修改共分4个篇章,第一篇章为思念,第二篇章为关爱,第三篇章为使命光荣,第四篇章为团圆。“四个篇章一共10首歌,最后一首歌表达农民工通过劳动对家的憧憬,最后回家团圆过年的大结局。前几首歌用两年多时间创作完成,就是最后的结尾部分一直难住了我,又用了我两年时间。在《组歌》创作过程中,我曾拿出一首歌在‘紫丁香之爱’公益晚会上演唱,人们都很认可。

  记者了解到,辛连科老人是我市橡胶厂的退休干部,从小喜欢音乐。工作后由于比较繁忙,一直没有机会深造,但是他对音乐的热爱一点没有减少。不论在学校还是单位,辛连科老人都是文艺骨干,积极参加各种文艺活动,退休后加入了老年合唱团。后来,他感觉自己也能写词谱曲,随着唱自己的歌的想法日渐强烈,辛连科开始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

  “我利用几天时间创作出一首歌,唱给合唱团的队员听,大家反映特别好,这让我有信心继续沿着创作的道路走下去。从2010年到现在,我创作的歌曲共有36首。每天大约有七八个小时都在家创作音乐作品。我的老伴儿是第一位听众,儿女们也特别支持我的爱好,女婿还给我的作品配器录音呢。”说着,辛连科老人开怀地笑了,“我创作《农民工组歌》就是希望能搬上舞台,让更多人听到、看到,更加愿意接纳外来务工人员。”(杨永刚)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