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巧手刻制《中国梦点亮未来》作品献给党的生日

17.06.2015  17:27

  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的日子。15日,家住交通小区84岁的蒋成顺大爷给本报打来电话称,他用半个月的时间创作了一幅红色题材的刻纸作品,向建党94周年献礼。昨日,记者见到了这幅题为《中国梦点亮未来》的作品。这幅作品构图新颖、画面饱满、色鲜艳丽。老人告诉记者,自己是一名有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想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庆祝党的生日。

  4月份开始构思中途更换1次创意

  16日下午,记者来到蒋成顺大爷位于交通小区的家中,刚进门就被蒋成顺放在工作台上的红色刻纸作品所吸引。老人告诉记者,他的作品看着像剪纸,实际上是用刻刀一刀一刀雕刻出来的。为了庆祝党的生日,蒋成顺大爷早就打算创作一组刻纸作品表达对党的感恩之情。蒋大爷刻纸已经有几十年了,很多传统的刻纸作品可谓信手拈来,可是这幅作品不一样,为了追求完美,老人无论从构图、设计还是刀刻,都非常认真,从4月初就开始动手创作了。“刚开始我的创作初衷是刻一张画像,可是刻到一半的时候,我还是决定放弃了,重新构思构图。”蒋大爷对记者说。蒋大爷告诉记者,现在的这幅成品长75厘米,宽50厘米,雕刻了近一周的时间。在这幅红色作品上,党旗飘扬在祖国的地图上方,外围是56颗红星,内围是13朵葵花。对于这幅刻纸作品的主要内容,蒋大爷这样对记者说道:“首先我选择的原型作品象征着迎接祖国‘两个一百年’圆圆满满地到来,党旗和祖国地图寓意着党旗永远在祖国上空迎风飘扬,56颗红星代表着我国56个民族,13朵葵花代表着我国13亿的人民,‘中国梦点亮未来’这几个字则是寓意着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蒋大爷说,自己不会写诗、不会唱歌,只能用刻纸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党的感情。

  左眼几乎完全失明却每天坚持刻纸4小时

  看着刻纸作品上56颗红星整齐排列在原型剪纸的外围一圈,记者不禁问道:“大爷,这些红星是怎么精准地粘连在一起的呢?”蒋大爷告诉记者,其实,他的双眼只有一只眼睛有视力,左眼几乎完全失明,刻的时间长了,右眼会不住地流泪,即使这样,他还是坚持每天上午刻2小时,下午刻2小时。“最有难度的就是雕刻这些红星,刚开始我把56颗红星先画在了底稿上,但要让56颗星星一模一样太有难度了,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后来我就放弃了这个想法,干脆剪了56颗一模一样的星星贴在了底稿上。”蒋大爷一边说着一边戴着老花镜检查着,向记者说着这幅作品中的美中不足之处:“你看看,这些星星还不算是一模一样,边缘还不太圆滑,因为挪手时偶尔会‘走刀’,刻刀力度稍微把握不好,出来的作品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我天天琢磨,做到胸有成竹了,才敢下刻刀,但是现在年龄大了,眼神越来越不好使了,刻一会儿就开始流眼泪,虽然不完美,但也算是我对党的一点心意吧。”老人告诉记者,自己白天从来不看电视,身体不舒服就歇一会,只要身体允许,他总是能保证上下午各2小时的刻纸时间。每天8点就开始创作,除了吃饭,他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创作这幅作品当中。虽然老人对自己的作品不是太满意,但记者仔细观察看到,老人巧妙地用五星和葵花花藤将整幅作品连接到了一起,没有一丝断裂之处,看到这里,记者为老人的精心与技艺感叹不止。“长这么大,还没有向党献过什么礼物,今年建党94周年,算着我也入党40多年了,刻一幅作品,既能传承文化,又能表达自己的心意,我心里很高兴。”看着自己的作品,蒋大爷对记者说。

  今年的最后一幅作品将为国庆献礼

  在蒋成顺大爷的工作台上,还摆放着一张正在创作过程中的作品,上面的五星红旗和大红灯笼显得喜气洋洋,蒋大爷告诉记者,这将是他今年的最后一幅作品,是要献礼给国庆的。“每当国家有重大节日,我都会刻幅作品纪念一下,但年龄大了,身体不允许了,国庆的这幅作品将是我今年最后一幅作品。”蒋大爷一边说着一边向记者讲着这幅国庆题材作品的创作初衷。老人还告诉记者,刻纸给他带来了快乐,也让他的退休生活很充实。记者张晶晶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 魏莉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