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81老兵即将回到第二故乡集宁
原标题:52981老兵即将回到第二故乡集宁
-当年52981部队官兵亲手一砖一瓦修建的团部八一礼堂
-集宁新貌(霸王河一角)
——写在某高炮团退伍战友集宁聚会前夕
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乌兰察布市的山城集宁,将迎来阔别三十年的老军人,他们将相聚在第二故乡——桥西二道沟营房,庆祝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八周年两个光荣的日子。
30年弹指一挥间,今年正好是52981部队换防离开山城集宁三十年。当年的热血青年军人,现如今已年过半百,有的甚至是花甲老人,他们千里迢迢、不辞辛劳相聚于集宁,其目的是为了追寻那青春的记忆、追寻那不变的战友情和对第二故乡的热恋。
52981这个情深意浓的阿拉伯数字,是北京军区某高炮团部队的番号,这支英雄人民军队,从60年代末,驻扎集宁,到80年代中期换防离开集宁。当年,成千上万的祖国热血儿女,来到边疆集宁,投身军营,把美好的青春贡献给祖国的国防事业。今天,他们即将归来!
老兵李晓亮的微信圈
李晓亮是52981部队一位退伍老兵,1977年至1984年复役在山城集宁,这里的山山水水留下了他青春岁月,他的微信圈就是52981部队退伍战友微信圈。平时我因工作较忙,很少上微信,我是第96个应邀加入到他的微信,在这个微信圈我资历和阅历浮浅,只能听老首长、老战友的微信对话。从他们的对话中,使我这个有着三十年党龄、二十多年新闻工作经历的战友感悟到,这次活动用七个字涵盖全部内容:风清气正聚真情。因为参加这次退伍战友聚会的近三百名人员中,既有在岗位上的领导干部,也有新时代成功的企业家,还有的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他们任何一方都能承担起本次活动的能力,但他们发出一个共同声音,坚决响应党中央八项规定,活动采取AA制,本着活动节俭、气氛热烈之原则,不打扰地方政府,使这次活动真正做到聚集正能量,呈现战友情!这支英雄部队在驻守集宁近二十年,在完成国防任务的同时,参加了集宁地区的各项经济和文化建设工作,同山城各族人民结下了深厚友谊。举一个例子:每当本人亲临老虎山、人民公园时,三十年前和战友们植树造林的情景历历在目。
老兵李晓亮的微信圈,是个退伍没褪色的战士微信圈,李晓亮的微信圈是一个正能量的微信圈。
互联网+二道沟营房
我是八三年入伍的一名战友,三年的军营生活,使我受益终生。那时,与家人和朋友沟通,只能靠书信。时过景迁,三十年巨变,网络时代把我们这些战友又紧紧聚集在一起。李晓亮的一个微信圈,把我们这些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战友们又圈到了二道沟营房,这个微信圈似班务会、似连队的食堂、似团部八一礼堂、似练兵场……
从战友的微信对话中,使我了解到祖国各地日新月异的飞跃,到处都呈现风清气正的正能量。张平老班长次次发出那宏亮亲切的声音,仿佛使我回到四连司机班班务会,他每次的对话催人奋进!言语中透露出人们对酒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国家依法治国深入人心;鲁德科,在这个战友微信圈发出那肺腑之言,寻找战友周玉海,催人泪下,归来吧!周玉海!回到战友和亲人的怀抱!共和国不会忘记您这个曾参加过自卫还击战荣立二等功的老兵!张程从您的微信对话中了解到,您对93岁高龄老父亲无微不至的关爱,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道,在您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李树森为这次战友聚会辛勤操劳,再现战士的本色;吴宏昌、卢志安,您们冒着酷暑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的敬业精神,使我萧然起敬;苏玉华、李江、闫涛,从您们的微信对话中使我感觉到在部队您们是优秀战士,退伍回到地方,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您们是成功的企业家,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创业难、守业更难。
老兵李晓亮的微信圈把我们圈到了二道沟营房,祖国各地言语汇集着同一个声音,52981,永远不变的军魂,那就是听党指挥,跟党走,我们是退伍不褪色的优秀士兵。
52981,山城集宁永远不会忘记这熟悉的阿拉伯数字,您们在乌兰察布市草原最美的季节回到集宁,一股股凉风扑面而来,肯定会使您们顿感身清气爽、心旷神怡。归来吧,这里已是“中国草原避暑之都”;归来吧,这里也是“中国草原皮都”。您们看到的全新的集宁,只是祖国繁荣富强的一个缩影!
作者:四连老兵祁春旺
二0一五年七月二十五日于集宁
[责任编辑 张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