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因奉献而美丽 社会因关爱而和谐----锡盟阿巴嘎旗红十字会工作纪实
亨利.杜南竖起红十字运动的旗帜,跨越种族、疆域、信仰和时空,飘扬在硝烟弥漫的战场,飘扬在瘟疫肆虐的疫地,飘扬在水火横行的灾区,飘扬在渴望帮助的人们心里。阿巴嘎旗红十字会在这面旗帜的指引下,弘扬 “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履行社会、政府和人民赋予的职能。
加力推进 宣传筹资凝聚人心
宣传是社会认识、了解红十字工作的窗口,是红十字组织与社会沟通的桥梁和纽带。阿巴嘎旗红十字会构建上下联运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宣传格局,通过形成宣传共赢的“大合唱”阵容,实现筹资效应最大“红利”。
阿巴嘎旗红十字会在“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扶困助医、扶困助学、灾害救助、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应急救护培训等各项核心业务中调动广大会员、志愿者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积极性,扩大红十字活动的参与面。通过媒体报道、图文宣传、面对面交流等多形式,使全旗广大干部和牧区群众对红十字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红十字会的影响力不断增强。红十字会工作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就有筹资的源泉和动力。
筹资是开展人道救助工作的前提,也是红十字事业发展壮大的物质基础。从2007年起阿巴嘎旗红十字会在全旗范围内开展了“博爱一日捐”、“爱心双助”募捐活动,倡导干部职工自愿捐献一天的工资,企业捐献一天的收入。通过认真筹划募捐活动、制定周密的工作方案、加大筹资宣传力度,营造了“捐善款、献爱心”的氛围,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捐赠热情。目前,全旗各界累计捐善款269万元,为救灾救助工作奠定了基础。
着力民生 人道救助成果明显
救灾备灾是红十字工作的重要职责之一,也是《红十字法》赋予红十字人的崇高使命。阿巴嘎旗红十字会认真落实《中国红十字会灾害救助规则》,按照《阿巴嘎旗红十字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标准,积极开展自然灾害、突发公共事件的救援工作。做到及时了解上报灾情、及时发出救援呼吁、及时将急需的生活物资送到灾民手中。近年来,阿巴嘎旗红十字会累计投入“博爱一日捐、爱心双助善”52.4万元,完成别力古台镇洪水内涝等旗内自然灾害的救援工作。“博爱一日捐”和“爱心双助”募捐活动使阿巴嘎旗红十字会救助实力显著增强,近年来,“博爱送万家”活动累计深入街道牧区走访、慰问贫困家庭3809余户,发放救助款物73万元;大病救助活动投入资金63万元,使177名贫困家庭大病患者感受关爱;“博爱一日捐、助你上大学”活动圆了411名贫困家庭学子的大学梦,发放助学金41万元。
搭建平台 关爱生命彰显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会见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毛雷尔时说,红十字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旗帜,跨越国界、种族、信仰,引领着世界范围内的人道主义活动。阿巴嘎旗红十字会在这面旗职的引领下,搭建爱心平台,关爱每一个宝贵的生命,关爱每一个人的生活状态。
“如果不是红十字会的帮助,我们一家人恐怕走不到今天,非常感谢红十字会!”患儿家长褚爱林感慨地说。褚浩然同学是阿巴嘎旗第一中学初三学生,这位仅有15岁的花季少年被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噩耗传到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时,这个家的天都塌陷了。阿巴嘎旗红十字会在这个家庭最困难的时候向全旗发出了救助花季少年的倡议。众人拾柴火焰高,通过爱心传递,收到社会各界的爱心救助捐款10.2万元,褚浩然同学得到及时救治,病魔被制服,花季少年重返校园。
一直以来,阿巴嘎旗红十字会努力搭建困难群众与爱心人士之间的桥梁,让困难的人们能够及时得到帮助,让充满爱的心灵能够寻到安慰。阿巴嘎旗红十字会深入全旗各中小学校、社区走访,通过红十字基层组织收集贫困家庭信息。通过红十字爱心平台集结爱心人士。最后将困难家庭与爱心人士连接在一起,通过结对帮扶完成爱的传递。在走访贫困家庭活动中,红十字工作人员和爱心人士与受助家庭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成功打造了国税局“党员关爱基金”救助中小学生平台,爱心企业为蒙古族小学捐赠平台,爱心企业一对一帮扶困难群众平台,以及社会各界扶持朝鲁门孤残老人养老院平台等。切实帮助弱势群体解决生活实际困难。
博爱需要宽广的心胸去容纳大千世界,要求每个人都能明确自己的责任。奉献是一种忘我的、大公无私的精神,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也是一份平凡的情怀。没有爱,就没有一切,甘愿为社会付出真情和爱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因为幸福总是偏爱于那些热爱生活而乐于奉献的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