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大山深处桥隧工区

13.08.2015  14:42
飞驰而过的列车

  8月12日,由呼铁局官方微信草原铁路组织的“聚焦大山深处桥隧工”体验式采访活动,来到了呼和工务段陶卜齐桥隧车间,网民与媒体记者共同体验了一线工务职工的生产与生活。

   洞里洞外,冰火两重天

  京包线旗下营隧道是全局万吨煤炭外运的咽喉通道,车流密度大,间隔时间短,老旧的桥涵设备不知经受了多少年的风霜与考验。呼和工务段民族桥隧工区的10名职工,就在这崇山密林中,承担起京包线货物外运大动脉上23座桥梁、3座隧道、18座涵等设备的维护任务。

  “旗下营隧道建于1983年,与新建的隧道相比,设备基础条件差,每年春季集中修时,我们就会清理排水沟中的淤泥和杂物,把电热带一节一节撤出来,到了秋天再铺进去,防止排水沟结冰,”工作了21年的工长王宝剑介绍道,“冬天隧道里发闷憋气,干活一身汗、出洞一身冰;夏天隧道里潮湿阴冷,‘七一’都过了,有的职工还穿毛裤呐。”

  56岁的老职工暴月锁接过话茬:“到了冬天,经常冒着零下30度的严寒检查整治病害,一旦维修天窗点推后,只能在洞外或桥下原地待命,一等就是1个多小时,全身都冻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