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持股成源头活水,窦玉明与中欧基金的不谋而合

12.01.2015  20:08

      摘要:2013年6月7日,富国基金原总经理窦玉明离职,将赴中欧基金担任董事长,并持有不超过5%股权,成为基金业高管持股第一人。

        我曾遇到一个国外基金公司的老总,是个合伙制的公司,我问他:“你做战略的时候会考虑多长的时限?”他的回答是:“forever。” 

                                                                                                                                                        ——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

        区别于传统国有控股企业,中欧基金是第一家实施员工持股的基金公司,员工持股的机制为吸引和保留人才提供制度保障,促进员工与中欧基金的共同成长。在中欧基金内部,我们进行股权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改善治理结构、建立良好的机制。只有制度改革了,这个事业才有长远发展的基础。中欧基金的员工持股机制,区别于一般股权激励行为,需要员工以股权的实际市场转让价格(市场公允价格)购买,这种行为是将员工和公司利益绑定、风险共担的一种选择。同时公司内部禁止基金经理个人投资股票,而是鼓励基金经理投资自己管理的产品,与客户利益绑定。所以,基金经理需要放弃一些即期利益(即便现在法律上允许基金经理自己投资股票)和公司一起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分享成果。

        中欧基金定位于为复杂客户提供多种投资精品,复杂客户的开拓难度远大于一般客户,需要的时间也更长。投资精品也是如此,每个投资策略事业部都需要长时间磨合才能趋向于最优状态。让员工成为公司重要的股东,可以让我们的长期战略得到坚持,尤其是在遇到逆风期、发展不顺利的时候,更需要股东的支持和理解。我认为员工持股对我们这类定位的公司是非常重要的制度安排。

        在推行长期坚持精品投资的战略,在原先的机制下:总经理担心前期市场开拓时间太长,在三五年的任期之内难以做出成绩。基金经理担心激励制度是否能够兑现和持续,如果总经理下岗了,承诺可能兑现不了;即使总经理不下岗,如果奖金过高,股东是否会干预,甚至担心股东变化、股东管理层的变化等,影响到战略和激励制度的持续性。因此,改变员工与股东的博弈关系,彼此共同成长,利益绑定,各类股东发挥自己的优势,减少了代理人风险,管理层提出的战略发展方向更容易得到其他股东的信任和支持,这使得我们更有把握坚持住自己的战略发展方向,管理层能够想更远的事情。

        我们希望股权改造完成之后,股东和员工的眼光都放长远一点。股权改革的最大意义在于,员工与股东,大家坐同一条船,增强相互间的理解和信任,共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它的激励作用是其次的。我们希望公司的核心团队可以和其他股东在平等的地位上讨论问题,大家一起商量,来共同决定公司发展方向。

        我的目标是把中欧基金作为职业生涯的最后一站,让中欧基金成为多策略投资精品店的领先品牌。 

                                                                                                                                              ——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 

       


 

内蒙古首例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开庭
       晨报融媒记者 王晓玲   本报Nmgcb.Com.Cn
内蒙古公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情况
       晨报融媒记者 温晔峰   本报Nmgc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