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365】能给她们发工资,我很有成就感

22.06.2015  12:14

  “我坐时间长了不行,站时间长了也不行,你们厂子有适合我的工作吗?”去年3月,杨晓华来到多伦县新燕制衣厂应聘,没抱太大希望,自从一场意外伤了腰和脚,她很难再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令她意外的是,厂长刘新燕录用了她。如今,她已经是一名娴熟的验活儿工。

  杨晓华求职成功,在这个小县城沸腾了,一下子有很多残疾人来新燕制衣厂报名。

  刘新燕这么做,是有原因的。她亲戚家的妹妹腿部有残疾,找工作时曾被一家企业拒绝并受到奚落,妹妹回到家嚎啕大哭。刘新燕为妹妹抱不平:“其实残疾人能干很多活儿,但是没有人肯给她们机会。

  内心的柔软来自年少的苦难。刘新燕从13岁开始就跟着父亲生活,19岁父亲因病去世。辍学后,她辗转于北京、天津、山东等地打工,过起了漂泊无依的生活。那些没有钱、更缺少爱的日子,她回想起来都心慌。

  “只要能劳动,我就尽量给每个人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于是,刘新燕为一对弱视的姐妹安排了打包装整理的岗位,让腿部有残疾的小姑娘干起了副工……她的45名员工里,有12名残障人士。去年3月份建厂,进行了整整2个月的培训,才让良莠不齐的员工生产出第一条裤子。

  让车间主任师瑞彬最费心的工人是王娜娜。“这个孩子学习东西太慢了,什么时候能进入状态?”“没事儿,让她慢慢来。”刘新燕不放弃任何一个残疾员工。

  王娜娜患有先天性疾病,从小就害怕跟别人打交道,没有工作经验。“我希望刘厂长的厂子永远开下去,那样我就可以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了。靠自己的劳动,我就可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王娜娜的愿望直接又朴实。

  刚进厂时,王娜娜干活儿速度最慢,出错最多。有一次,由于她的失误导致后面的工序都出错了,车间主任发现时,她的脸顿时涨红,都要哭出来了。“别担心,下次不再出错就行了。”刘新燕和车间主任一起坐下来,耐心地帮她拆线修改。

  患有小儿麻痹症的于敏利是一名机工,在所有有残障的员工里收入最高。“来这个厂子之前,我跑过摩的,蒸过包子,现在不用顶风冒雨去挣钱了,还不耽误接送孩子,挺好的!”服装厂员工大部分都是女性,刘新燕制定下班时间都以不耽误员工接送孩子为参照。

  “做完手术,我还能回来上班吗?”“只要你的身体允许,你随时可以回来。”戈纪珍要请假2个月去做康复手术,厂长这样的承诺,让她心里装满了踏实。

  “每当有急活儿,员工们都齐心协力加班儿加点儿赶,1条滑雪裤有200多道工序,几万件服装出口没有一笔退货,我的员工们都很棒!”每个发工资的日子,刘新燕都会在车间里,亲手把钱递到员工手里,“我愿意看到她们满足的表情,能给她们发工资,我很有成就感。”刘新燕和她的员工靠过硬的产品质量,拿到了德国一家公司3年的订单,每年要交货10万件。

  这段时间,刘新燕正在办理土地手续,准备盖新厂房……4870平方米的厂区,她规划了厨房、餐厅和宿舍:“残疾员工不能来回跑太多路,有宿舍和餐厅会方便些。”(记者赵丹、施佳丽 见习记者韩雪茹)

[责任编辑 范悦怡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