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脱贫之战 守住幸福底线——包头市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22.07.2018  11:54

  一张张来自贫困家庭有了产业支撑而信心满满的笑脸,一个个使命在身一心扑在扶贫事业上的驻村干部,一批批由各项政策兜底稳定脱贫的群众……在包头市脱贫攻坚一线,随处可见各族干部群众共同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动人场面。

  目前,包头市29个自治区级贫困村已经全部符合出列标准,固阳县作为该市唯一一个自治区级贫困县也达到退出条件。包头市完善政策制定、强化资金保障、聚焦精准识别、突出精准帮扶,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在现有4361名未脱贫人口中今年要让1906人稳定脱贫,并对11602名建档立卡已脱贫人口进行持续帮扶。

   激发内生动力:

   对症施策治疗“精神贫困

  “这次扶贫阵仗不小,村里不仅住进了扶贫工作队,还有第一书记,隔三岔五不是来企业就是来领导。以前扶贫队的来了,我总盼着给这给那,现在我们浑身都是劲儿,不光想着脱贫,还得致富。”56岁的张福利是达茂旗乌克忽洞镇贫困户,两年前整村移民从套马沟村搬进了移民新村。如今他家48亩地都流转给合作社,老两口都在合作社上班挣工资。

  张福利说,现在农户们流转土地收租金,入股经营有分红,这种“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让大家伙儿越干劲头越足。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扶贫要与扶志、扶智相结合。贫困人口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贫困人口内心的愿望和自发动力直接决定脱贫攻坚最终成效。

  走进达茂旗乌克忽洞镇套马沟村旧址,绿树掩映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具有江南风情的仿古四合院。在移民搬迁村庄旧址进行旅游扶贫项目开发,是内蒙古丰域农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大手笔”,在这里游客可以休闲垂钓、暖棚采摘等。据乌克忽洞镇镇长张建功介绍,目前全镇共有274户农民获得资产性收益,其中51人为贫困人口。

  在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如何让贫困户在精神上先脱贫,打破“年年扶贫年年贫”的困境?

  包头市固阳县怀朔镇,一场有关于争戴“贫困帽”的批判性大讨论在村民中展开。通过讨论,原本“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的贫困户专门找到驻村干部,开始谋划如何脱贫致富,

  这也让驻村干部为贫困户把脉找准了发力点,实现脱贫攻坚“”与“”的施策效果。

  今年夏天,镇里又开展了一次关于对因懒致贫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监管活动,对贫困户中有劳动能力不参与生产、酗酒等8种情况进行监管。这两场活动下来,镇里对贫困户的问题不遮掩不回避,直指贫困户产生的要害,进而对症施策、靶向治疗。

  在土右旗沟门镇西湾村文化大院,乌兰牧骑队员王茂林和他的搭档用二人台小戏为村民们唱明白了党的脱贫政策。“你们说为了谁,我们就为了老百姓过上好光景,小康路上不掉队。”村民们围着乌兰牧骑队员席地而坐,眼睛里放着光亮。

  看不见的贫困才是最大的贫困。在贫困地区和贫困户中厚植艰苦奋斗精神,这事关脱贫,更事关全面小康和乡村振兴。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说到底是扶智扶志。

  在这一轮精准扶贫中,包头市各地更加注重贫困群众文化素质的提升,一方面着力开展实用技能培训,提高脱贫本领;另一方面,着力开展宣传教育,增强脱贫动力。今年,包头市计划开展贫困农牧民农牧业实用技术培训5000人次,组织农牧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实地指导50次。

   夯实稳定脱贫基础:

   聚焦短板化解“民生痛点

  “只有将贫困户与企业、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加快贫困户精准脱贫。致贫因素通常也是民生短板,织密民生保障网才能保证贫困户稳定脱贫。”固阳县金山镇四分子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喜乐说出了很多干部的想法。

  固阳县是包头市唯一的自治区级贫困县,也是包头市脱贫攻坚主战场。如何让扶贫特色产业“立得住”“长得大”?谁来发展,怎么发展?无疑要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

  内蒙古汇通优粮农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今年试种的400亩贝贝南瓜长势喜人,上市后每颗瓜都会比普通南瓜贵出几倍。望着这片希望的田野,公司董事长杨贵说出了企业的扶贫发展思路:“贫困户要稳定脱贫必须有产业带动,我们正在靠发展现代智慧农业带动贫困户脱贫。”作为扶贫企业,公司流转了固阳县怀朔镇1.2万亩土地,覆盖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稳定增收7100元。通过旱田改水田进行有机种植,与贫困户签订收购有机农特产品协议,探索出了一条多元化、多渠道精准扶贫新路径。

  包头市建华禽业有限责任公司拥有包头禽蛋市场很大的份额,对那些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建设种养基地、订单、用工等方式,与贫困农牧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让贫困户户均增收2000元。两年来,固阳县共建设了8个资产收益型项目,每年可保障2500多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已经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130余家,捆绑带动700余户贫困户受益。目前,固阳县已经达到区贫县“摘帽”标准,正在等待验收。

  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治本之策。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包头市没有简单地采取给鸡、给羊,而是逐县逐村选准产业扶贫方向,通过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让产业围绕脱贫布局,让脱贫融入产业发展,真正把贫困群众嵌在产业链上,实现了产业发展、贫困户脱贫一举两得。

  去年4月12日,包头土地托管模式三岔口示范基地春季开播仪式在石拐区三岔口村举行。当年,三岔口村24户贫困户托管了170亩土地,仅此一项人均增收6000元。包头市通过“公司+合作社+农牧户”“公司+基地+农牧户”等经营方式,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产业扶贫模式,每个贫困嘎查村重点培育1—2个覆盖面广的特色产业,依托小尾羊、田丰、建华禽业等龙头企业和合作社,采取土地托管、资金折股量化、菜单式和资产收益等模式增加贫困家庭收入。

  除了通过引进企业、培育产业项目支持脱贫攻坚外,包头市还注重聚焦短板,化解“民生痛点”,夯实贫困户稳定脱贫的基础。

  “我丈夫看病花了十几万,如果不是报销了95%,我几辈子也还不上这医药费。”土右旗海子镇苗六泉村赵巧莲动情地说。目前,包头市健康扶贫设立2000万元医疗扶贫救助资金,为贫困人口全额代缴基本医保参保费用,贫困群众就医总费用报销比例达到95%。除此之外,全市生态补偿扶贫覆盖5623人,教育扶贫为460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每人发放500元交通费补贴,没有考上大学的21名贫困学生免费免试就读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就业扶贫1395人。累计将符合条件的4319名建档立卡户纳入低保、五保、临时救助等范围。

  异地搬迁搬穷窝、生态扶贫治穷坡、医疗扶贫医穷病、教育扶贫断穷根、社保兜底保穷人……每种贫困都有解决路径,包头市聚焦短板,逐项化解“民生痛点”。

   真扶贫扶真贫:

   作风扎实促进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关键在人。包头市明确提出一定要把最“”的干部用在最“”的脱贫攻坚战场上。

  去年,包头市37名省市级领导联系4个重点贫困旗县,向6个旗县区分别派驻了脱贫攻坚督导组,各旗县区调整选派640多名驻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同时,包头市还开展了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共抽调7050名干部历时2个月,对全市建档立卡对象进行了全面摸底清查。这些驻村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当起精准识别“调查队”、致富项目“工程队”、扶贫政策“宣传队”和基层党建“教导队”。

  在固阳县怀朔镇杨湾村,记者偶遇包头市扶贫工作总队队长张斌。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他走了固阳县25个贫困村,走访了近50户贫困户。“扶贫工作队的各级干部扶真贫真扶贫,带着感情做工作,把贫困户的心都焐热了。”怀朔镇镇长张旭禁不住感叹。在怀朔镇,很多驻村第一书记为了保障产业到户,帮助贫困户垫付产业资金。为了让贫困户稳定脱贫,他们还为贫困户制订脱贫计划,建设2018—2020年脱贫项目库。

  这段时间,固阳县锦绣街道办事处兴隆村第一书记田蔚组织村里的手艺人成立兴隆村泥瓦匠协会,正在民政局办理登记手续。村民们感叹,“田书记一天到晚泡在村子里,已经成了我们‘自家人’”。

  52岁的傅永新接到派驻固阳县怀朔镇朝力干村的通知,把年迈老母亲带到村里租了间房。从此大到村民用电,小到给老弱病残贫困户家贴春联,都能看到他的身影。贫困户住院他去看望,贫困户子女谁考大学都牵着他的心。一年来,朝力干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产业发展基础基本形成,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稳定脱贫。

  脱贫攻坚的力量不断调整充实,包头市也以敢于较真碰硬的精神严管驻村干部。仅去年,固阳县就开展了3轮督查考核,通报各类扶贫干部178人次,降级3名科级干部。同时,在干部调整中优先提拔重用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累计提拔重用脱贫攻坚一线干部30余名。包头市结合2017年度驻村干部考核情况,召回7名考核为基本称职干部,调整7名不适合农村工作的驻村干部。

  经过一场与贫困的博弈,包头市取得了一份兼具质量和效果的成绩单。包头市扶贫办主任云瑞介绍,目前包头市脱贫攻坚进入新阶段,正在从注重全面推进帮扶向深度贫困地区攻坚转变,从注重减贫进度向聚焦脱贫质量转变,从注重找准帮扶对象向更加精准帮扶稳定脱贫转变,从注重外部帮扶向外部帮扶与激发内生动力并重转变,从开发式扶贫为主向开发式与保障性扶贫并重转变。(记者 马少林 赵丹 宋阿男 霍晓庆)

 

【脱贫攻坚奖推荐单位事迹】赤峰市林西县
林西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1986年,林西县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经过30多年不懈努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较大成效。特别是近年来,林西县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紧扣“两不愁、三保障”要求,集中力量、集聚资源精准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0.扶贫办
内蒙古将使用失业保险基金支持脱贫攻坚
  1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就业服务局获悉,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