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内蒙古开启“加速度”

26.01.2016  11:29

□本报记者 赵丹

201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冒严寒、踏冰雪赴内蒙古考察,留下了抓好农牧业和牧区工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深情嘱托。

总书记的话语情真意切、要求力重千钧。

保障和改善民生,贫困是短板,扶贫是关键,而帮扶谁、谁来扶、怎么扶则是一道高难度的考题。

摆在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是这样一个现实:截至目前,全区仍有国家标准贫困人口80多万人,3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旗县中,8个旗县被列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片区。

谁都知道,这是一场啃“硬骨头”的攻坚战。

内蒙古迎难而上,牢记总书记嘱托,一曲嘹亮的脱贫攻坚冲锋号铿锵吹响:“十个全覆盖”全面改变农村牧区公共服务设施;“六大任务”中扶贫攻坚位列首位;精准扶贫把准脉、开好方;“三个一”民生实事重点解决困难家庭的燃眉之急……

伴着脱贫攻坚一项项坚决有力、实实在在的举措,内蒙古正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加速奔跑!

“擂鼓聚将”——

理顺机制、明确责任,

打仗就得有章法

2014年,“简政放权”在内蒙古各级扶贫会议上,热得有点“发烫”。

曾有扶贫干部到贫困村调研发现,某贫困村接到上级拨下来的45万元扶贫资金,给村民都盖上了牛棚。3户贫困户走下来,第一户养了牛,第二户养了羊,第三户则养了鸡。这说明了什么?调研的干部们反思:原因在于扶贫项目的决定权和资金使用权在干部手里,而不是最需要帮扶的群众。

自2014年起,内蒙古实施简政放权,把原有的13类扶贫项目精简整合为“三到村三到户”、金融扶贫、移民扶贫和雨露计划4项,将项目审批权全部下放到旗县,“红顶中介”减少了,结束了20多年来自治区审批扶贫项目的历史。

简政放权后,有效释放了扶贫活力,也激发了基层干部和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自治区为贫困村安排的资金和项目怎么定,由村两委班子提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苏木乡镇把关、旗县政府审批。政府出政策、出补贴,群众出工出力、自建项目。两年来实施项目9120多个。

“权力清单”下放了,“责任清单”也出来了。自治区先后出台了《关于创新扶贫工作机制深入推进扶贫攻坚工程的意见》《自治区省级领导干部联系贫困旗县工作方案》《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实施方案》《贫困旗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办法》《内蒙古自治区扶贫资金审计监督办法》《关于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的指导意见》《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对象退出管理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办法,签下了“军令状”,明确了责权利,为扶贫攻坚保驾护航。

“沙场点兵”——

顶层设计、精准施策,

攻坚就得上利器

要啃硬骨头,得有好牙口。自治区党委、政府充分调研,顶层设计,推出一系列重要举措,成为扶贫攻坚战役中的利器。

2014年,自治区启动了“十个全覆盖”工程,这是自治区成立以来第一次全面系统大规模投资农村牧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综合性民生工程。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在全区扶贫工作会议上指出:抓好“十个全覆盖”就是抓脱贫攻坚。实施好“十个全覆盖”工程,全区的贫困问题也就基本解决了。要确保贫困嘎查村一个都不能漏、贫困农牧民一户都不能落。

截至目前,全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已经累计完成投资886亿元,全区84.4%的行政嘎查村实现全覆盖。

同样是2014年,自治区出台了“三到村三到户”精准扶贫方案,即“规划到村到户、项目到村到户、干部到村到户”,在覆盖全区77%贫困人口的2834个贫困嘎查村展开,为每个嘎查村安排1个帮扶单位,选派一支驻村工作队,为每个贫困户确定1名帮扶责任人。集中解决了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问题。

与此同时,“五个一批”工程开始实施:对生存条件恶劣的通过易地搬迁脱贫一批,对生活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的通过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对有劳动能力的通过发展生产和扶持就业创业脱贫一批,对子女上学的通过抓好教育脱贫一批,对丧失劳动能力的通过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五个一批”工程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投入移民专项资金32.5亿元,将居住在生态脆弱区的6.32万户、22.17万贫困人口通过搬迁实现脱贫。因地制宜实施产业化扶贫项目444个,扶持贫困村发展特色增收产业。仅2015年,“雨露计划”就资助贫困学生7460名,每人补助1500元。

“三个一”民生实事,是自治区针对困难家庭实施的特殊扶持政策。从2013年起,为农村牧区每个低收入家庭每年每户发放1吨取暖煤。2014年起为城乡每个低保家庭大学生每人每年资助1万元助学金。为每个零就业家庭至少解决1人就业,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三个一”民生实事惠及336.7万农牧户、4.15万名贫困家庭大学生和4800个零就业家庭。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仅在这一年,内蒙古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400多亿元,18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由上年的2780元增加到3100元以上。

一项项民生投入,是施政者“但愿苍生俱温饱”的责任和情怀;一串串收入增加的数字,代表脱贫百姓实实在在的安稳日子。以这个节奏,内蒙古距离自己的脱贫目标更近了:2017年,26个自治区级重点贫困旗县全部摘帽;2020年,31个国家级重点贫困旗县全部摘帽,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增粮加草”——

金融参战、杠杆撬动,

冲锋就得放大招

几年前, 赤峰 市巴林左旗碧流台镇四方城村争取到150万元的扶贫资金。这笔钱该咋花?有人说用这钱来买羊,有人说按穷富程度分到户。可全村的1124口贫困人口,分到人头人均不过1300元。

镇委书记刘海峰提出,把这笔钱放到银行作抵押放大贷款,用贷款买羊,挣钱后还贷。最后,这150万元扶贫款按比例放大后,为贫困户办出700万元的贷款。如今,四方城村肉羊存栏量由2012年初的6000多只猛增到现在的4万多只,养殖户每户纯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

近两年,“金融扶贫”在内蒙古脱贫攻坚中显得“长袖善舞”,确切地说,金融在农村牧区扶贫开发中已然成为强有力的杠杆。

创新扶贫资金使用方式,变无偿为有偿,且放大使用。把扶贫专项资金作为金融部门担保金,资金放大10倍后有偿为贫困农牧民发放贷款。

自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启动以来,内蒙古着力改革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机制,扶贫方式由过去的大水“漫灌式”向“滴灌式”转变,扶贫资金由“无偿”向“有偿”转变,扶贫功能由“输血”向“造血”转变。

自治区82.9%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 兴安盟 、乌兰察布市、 通辽 市和赤峰市。近两年,“金融扶贫”这支“长袖善舞”的杠杆,让内蒙古贫困农牧民体会到金融资本的力量。

截至目前,赤峰市累计发放扶贫贷款23.18亿元,让220个嘎查村的1.6万多贫困人口受益。通辽市已累计投放金融扶贫富民工程贷款23.22亿元,五年来整合危土房改造资金30.91亿元,让60万贫困群众喜迁新居。乌兰察布市累计投放金融扶贫贷款22亿元,有173个贫困嘎查村农牧民受益。

据了解,两年来,自治区共发放各类金融扶贫贷款176亿元,有40.84万户、144家扶贫龙头企业和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直接获得金融扶贫资金支持。参与金融扶贫的机构由最初的农行1家扩展到农信社、包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华联合保险等9家,覆盖的旗县也由最初的57个贫困旗县扩大到81个。

两年前,总书记在锡林郭勒草原的冰天雪地里为各族人民祈福;两年后,总书记的嘱托言犹在耳。在“十二五”收官之际,内蒙古充满信心地交上了一份脱贫攻坚的答卷:

——“十二五”期间,内蒙古全区各类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投入192亿元,较“十一五”增加了138亿元。自治区本级累计投入61.43 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16倍。按下了扶贫开发“快捷键”,开启了扶贫开发“加速度”。

——“十二五”期间,内蒙古贫困人口从258万人减少到8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9.7%下降到6%,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1437元增加到3100多元。五年间,减少178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下降了13.7个百分点,年均收入增长16%……

——“十二五”期间,内蒙古贫困旗县学龄儿童入学率比例由95.8%提高到96.6%,自然村幼儿园或学前班普及率由6.4%提高到30%。全区贫困旗县低保标准提高到年人均3454元,五保对象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达到年人均7513元和3916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为了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内蒙古携着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决心和举措,亮剑前行,迎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明媚春光。

进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