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争朝夕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林格尔县:打出“组合拳”啃下“硬骨头”

09.10.2020  00:01

              仲秋的和林大地,处处涌动着脱贫攻坚的火热气息。

  摩天岭脚下,扶贫树、扶贫驴、扶贫田项目如火如荼;

  浑河北岸,雪菊地里一片繁忙,“马家夭雪菊”远销区外;

  蒙晋交界,西门塔尔基础母牛长势正好;

  盛乐田野,台基营3000亩苜蓿草即将迎来第4茬收割……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在党建引领下,脱贫攻坚打出了“组合拳”,啃下了“硬骨头”。

  选好一个人带活一个村

  刚刚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台格斗,白墙黛瓦,山峦蜿蜒,宛如一幅水墨画。

  曾经,台格斗全村人家分散在沟沟岔岔,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通信难。

  2014年,云鹏到台格斗任村支部书记。

  到台格斗村报到第一天,云鹏就傻了眼。村里只有一条路,房屋破旧,吃水靠一口旱井,村委会旁不大的小卖部里挤满了打扑克的闲人。

  “你这么年轻,你懂啥?你能办下啥事?”这是村民对初来乍到的云鹏说的话。

  他没有气馁,每天挨家走访。有的年轻人对他不理睬,他就拉着家里的老人聊天。走的次数多了,村民慢慢不再抵触,逐渐对他敞开了心扉。

  对村里情况和村民诉求有了底后,云鹏带着大伙儿撸起袖子干了起来:争取资金进行危房改造,发展沙棘种植、土鸡散养等特色产业,带动农户搞起农家乐,抓好党建激活人心……村容村貌变了,村民的心态也变了。

  2018年底,台格斗村一举摘掉了贫困帽。

  村民们都说,是云鹏这样的带头人拢住了人心,凝聚了力量,改变了贫困命运。

  “原来村里穷得叮当响,我们有事也不找村支部,他们说话也没人听。”村民徐军平指着远处的杏林感慨,每到杏花开放时就游人如织,现在的台格斗人,大家都听村支部的。

  “党支部+”让力量凝聚

  过去,新店子镇黑石兔村无支柱产业、无集体经济,土地贫瘠,荒林成片。

  黑石兔村建在山坳里,拥有土地8800多亩,其中2000多亩土地通过流转租种了出去,剩下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山梁,山地虽然不利农事,却给了牧业天然的发展条件。浑河水、明化山,出村就是几千亩的天然牧场。

  这两年,在扶贫政策和启动资金的帮扶下,不少村民都通过养殖走上致富路,70多户农家养殖着不同品类的牲畜,其中5户农家养殖规模上百头。

  “为实现长期稳定脱贫,新店子镇黑石兔村构建了‘党支部+致富带头人+贫困户’的精准扶贫机制,提升了贫困群众的脱贫积极性,在拔掉穷根的路上有了奔头。”村支书石福换告诉记者。

  积极推广“党支部+”发展模式,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形式,和林县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服务凝聚作用,通过电商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等合力攻坚,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实现了获租金、分股金、挣薪金、得现金。

  “村村有特色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致富门路”的目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庄严承诺正在变为现实。

  截至2019年底,全县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5万元以上,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到21%,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总额达6342.7万元。

  “我来,就是啃硬骨头的!

  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土地贫瘠、缺水少电……

  “我来,就是啃硬骨头的!”工作经验丰富的扶贫干部董海平,深知贫困户最需要帮助的就是扶智和扶志。

  在黑老夭乡昆都仑村建起了2000平方米的农产品加工厂、领着大伙发展壮大特色种植产业、打造一支永远撤不走的工作队……董海平的梦想,是带着大伙一步一个脚印蹚出致富路。

  凭着对黑老夭乡的了解,对贫困人口致贫原因的掌握,黑老夭乡党委书记张克提出了产业扶贫的新思路:从喂好“扶贫驴”、养好“扶贫牛”、种好“扶贫田”、栽好“扶贫树”上做文章。

  ……

  在和林县,不止有董海平,不止有张克。全县上下5000余名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主战场。

  他们中有生于斯长于斯的村党支部书记、初心不改的老党员,有千里驰援的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帮扶干部。他们在全县344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奏响了不胜不归的嘹亮号角。(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郑学良 实习生 张晓琴)

内蒙古首例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开庭
       晨报融媒记者 王晓玲   本报Nmgcb.Com.Cn
内蒙古公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情况
       晨报融媒记者 温晔峰   本报Nmgc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