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发现百余粒汉代植物种子

05.01.2017  14:36

  内蒙古晨报全媒体平台消息(首席记者 张昊文) 2016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对磴口县沙金套海汉代墓葬群考古发掘中,发现了100余粒植物种子。经初步对比,与现代石榴种子较为相似,但仍需植物考古学家予以鉴定确认。”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张文平1月3日表示。

  此次考古发掘的项目负责人张文平表示,此次发掘共清理墓葬19座,均为小型单室砖室墓,墓向多为北向和南向。共发掘出土各类遗物100余件,以陶器居多。较为重要的发现为四方铜印及部分植物种子。其中四方铜印的两方出于编号为8号的墓葬,均为人名私印,男性墓主为桥型钮方印,印文为张尔,女性墓主为龟钮方印,印文漫漶;一方出于编号为17号的墓葬,为桥钮方印,腐蚀严重;另外一方铜印出于编号为16号的墓葬,为桥钮“半通”官印,据史料记载应为汉时三百石以下的吏所使用,印文为“成丞”。发现的植物种子出于编号为17号墓葬的女性墓主头部东侧,整体攒集呈直径8厘米的圆形,种子个体为不规则半月形。

  张文平说,根据出土随葬品的种类与形制,初步推定这批墓葬的年代在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早期之间,为汉代朔方郡地方平民墓葬。


内蒙古首例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开庭
       晨报融媒记者 王晓玲   本报Nmgcb.Com.Cn
内蒙古公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情况
       晨报融媒记者 温晔峰   本报Nmgc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