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召开视频会议要求严打高考移民维护教育公平

09.02.2015  12:16

  高考移民考生挤占国家下达给自治区的优质高校招生计划,严重破坏教育公平、扰乱公平选才秩序。自治区2月6日下午召开视频会议,要求严打高考移民,维护教育公平,并对相关工作进行了部署。

  据了解,近年来,涌入自治区的高考移民花样翻新:有的将户口迁入自治区某一旗县,然后到另一盟市或旗县的中学空挂学籍,而家长则在又一个盟市或旗县获取居住和就业的假证明;有的以请假、参加艺考培训、借读等借口逃避实际就读;有的干脆通过非法手段将身份证号变更为“15”开头;家长多数是公职人员,有的还是领导干部。

  据悉,《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校招生报名工作实施办法》明确,在外地借读需要回户籍所在旗(县、区)照相确认的考生(艺术类考生除外),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完成网上预报名后,持加注思想品德考核评语的《预报名表》于2015年2月10日回户籍所在地旗(县、区)招生考试机构办理报名确认手续。会议要求,2月10日的现场确认,所有考生都要填写《2015年高考补报名考生信息确认承诺书》,承诺本人填写的包含家长信息、本人学籍实际就读信息全部真实准确,否则自愿取消报名资格。

  会议还要求,各地要立即开展考生报考资格全面复查工作,要像丰镇市那样,由政府牵头,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对户籍从外地迁入本旗县区的所有考生,对照《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户口从区外迁入考生家长具备条件审查表》审核其家长的合法稳定住所和职业,对2013年4月1日以来的劳动合同、工资表、纳税证明等进行逐一审查,对合法稳定住所要实地考察,按审查表上所列内容逐一核实,对于不在本地区实际工作、生活的,进行跨区域调查。对于本地区在2014年12月期间已经出具的各类证明,各地要对其真实性、有效性重新审核,特别是本地为其他地区出具的实际就读、纳税、社保、实际居住等证明材料要再次认定。要和相关省市区的纪检、人事、公安等部门取得联系,核实高考移民家长的实际身份。对于发现通过违规手段提供虚假证明材料报名的,坚决取消报名资格。

  会议指出,对于在2月10日办理现场确认的考生,自治区将对其所有手续和证明材料连同所签承诺书在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上单独公示,公示后经举报查实确属违规确认的,自治区要对相关责任人一查到底,绝不姑息迁就。把“谁主管、谁审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工作原则确实落到实处,特别是对涉及高考移民的违法违规案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除依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外,也要严肃追究主管领导及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自治区检察院、自治区公安厅已经就高考移民事件中是否存在违纪行为、是否存在渎职或失职行为展开调查。

[责任编辑 魏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