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新品种新技术引进与示范推动内蒙古大宗淡水鱼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14.01.2015  11:40

  2014年,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呼和浩特综合试验站(挂靠内蒙古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积极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养殖新品种、新技术,推动内蒙古大宗淡水鱼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引进福瑞鲤、“中科3号”异育银鲫、豫选黄河鲤、松浦镜鲤、长丰鲢等新品种水花5670万尾,经短期培育,达到夏花规格后提供给5个示范县及周边养殖户。新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提高了良种普及率和苗种成活率,降低了养殖户养殖风险,推动了池塘养殖品种结构调整,满足了养殖户的生产需求,产量和效益显著提高。

  微孔增氧、涌浪式增氧、叶轮式增氧效果的对比试验取得可喜成果,为进一步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微孔增氧可显著提高增氧效率,节省能耗,降低生产成本,改善水环境。

  通过对比试验,总结出了4套高产高效池塘健康养殖模式并在全区范围内推广,为自治区池塘养殖健康、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不同鲤鱼品种池塘养殖效果对比试验,带动了自治区80:20池塘主养鲤鱼快速发展。项目成果荣获自治区“丰收计划”一等奖。

  进一步完善了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网络,充分利用疫情监测数据和资料,科学、有效地预防病害的发生,为自治区大宗淡水鱼生产保驾护航。

  开展了微生态制剂(EM复合菌)、“生物絮团”水质调控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用“生物絮团”水质调控剂,可以改善池塘水环境,有效降低水体中有害物质含量,提高鱼类免疫力,降低饵料系数,提高产量和效益。

  积极开展与岗位科学家、各综合试验站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培训,不断提升团队成员和渔民业务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