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的文化内涵哪去了?

09.09.2016  22:16

  今年的这个9月让年初结婚的张蔷有些不适。要不是老公提醒,张蔷差点就忘了过几天就要过中秋节了,要给公婆和父母买中秋礼物。可买什么?则又让张蔷“头疼”了一阵儿。选来选去,最后张蔷还是从网上给两家父母订购了月饼和大闸蟹。

  再过几天,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就要到了,不论是对50、60、70后的老一辈来说,还是成长于“数字时代”的80、90、00后,赏月、吃月饼在当天最为多趣。

  打开微信朋友圈,小伙伴们分享着一张张吃月饼的美食攻略,节日的喜悦之情溢于“图”表。然而,你若多问他一句“为什么吃月饼”,一知半解者竟然不在少数。恍然间,发现大家对月饼貌似关注,实则远远处于“离线”状态。

  可是与此不同,相对于对中秋节的淡漠而言,张蔷却已提前了至少两个月就在计划“双11”的购物计划了……其实,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诸多生活在数字时代的80、90、00后对传统节日选择“离线”,而为“数字节日”频频“点赞”,“人造节”正在引领一轮新的节日风潮。

  不过,狂欢式的节日喧闹,难掩传统文化之殇。清明节、中秋节及端午节等中国传统佳节虽然得到了保护和弘扬,但类似虚浮的心态,往往让国人对节日文化的理解“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而看惯当今各式各样的节日,也可以发现一个通病,那就是文化内涵上的不足。不是说这些节日本身没内涵,而是我们没把它的内涵过出来。传统节日被我们过成了放假吃饭,西方节日被我们过成了约会逛街狂欢,而这些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恐怕很少有人知道。至于那些五花八门的新兴节日,许多也只是演变成了一个大家一起聚聚或购物的契机,至于节日创立者当年的初衷,恐怕只剩少数人记得了。

  商家借机营销本无可厚非,但真能把一个节日炒热,恐怕还是因为消费者肯买账。为什么人造节能如此火?

  相对于传统节日而言,张蔷坦言,自己及自己的朋友们更看重一些现在所谓的人造节,“不是传统节日不重要,而是在我们看来,这些节日的主题无非就是和家人吃吃饭,再就是可以休息旅游了。”

  “我前年就知道有‘520’了,但是今年突然间火起来。”作为90后的张蔷对今年的5月20日还是记忆犹新,“记得那天早上7点醒来,先看到老公给我发了520元微信红包,当时我还没反应过来。后来刷了一圈微信朋友圈,才发现闺蜜们都在发红包。到了中午,有个朋友直接在朋友圈里问:微信红包不是只能发200元吗?今天怎么能发520元了?”

  意识到这一点,张蔷说,自己先去了亲友群,给亲人发了520元红包。随后又给很多闺蜜发了52元红包,写的是“小爱也有力量”。“这时候就有意思了,有的闺蜜豪气地回了520元,有的回了52元,也有很多表示感谢。”张蔷告诉记者,那天她收到20多个红包,发出去30多个红包。

  “我知道,一些理性的人会觉得‘你们很无聊’。但我觉得这种过节行为更像一种仪式,尤其这次‘520’表白的‘大爱化’,不限于恋人之间,这点很好,表明原来有人是记挂你、想到你的。”张蔷直言。

  其实,不止“520”,两个月后即将到来的“双11”将更显火爆——电视平台上播出晚会,参与明星数量堪比春晚,无数观众像除夕守夜那样,看着晚会、刷着微信,等待着零点的到来,社交媒体上以“单身狗”“剁手”“败家”等为关键词的段子再次潮涌而来,在线上线下形成了一股无可阻挡的欢乐气氛……

  “‘双11’是个典型的人造节日,但这个人造节日的火热程度,除了比春节逊色外,已经逼近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更是超过了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内蒙古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布仁图认为,整体来看,正是因为这些人造节日符合一些潮流节日的特征:到处广告密布,促销音乐欢天喜地,明星卖力助阵吆喝,商家高喊甩卖,网上人流如织……竭力地让这个人造节日时尚化、大众化,拼命地调动人们的参与感,才使得“双11”“520”硬生生地挤进了原本就名目繁多的节日群当中,成为其中颇令人瞩目的一个节日。

  “520”“双11”为什么这么火?布仁图认为,从它们初创之时,可以发现它是迎合网络流行文化,以及对人性的迎合而诞生的,把流行文化当中涌动的情绪,成功转化为购物的动力。”

  反观传统节日的冷清,不难发现其中存在诸多弊端。“节日的内涵可以不变,但形式必须与时俱进。”长期致力于传统文化研究的退休教师刘致华也坦承,千百年来的传统节日,内涵虽没变化,但形式却保守老旧,已经难以被一代代观念新潮的年轻人所接受。

  “当年长的人哀叹于传统节日日渐清冷时,年轻人却无暇顾及,因为他们要忙着寻找与自己更为贴近的时代气息,投入到自己这个群体能够共同享受的节日中去。”刘致华认为,传统节日在形式上难以突破创新,又和缺乏某种力量的强势引导有关。“在政府层面上,各级政府虽多次倡导公众重视传统节日,也推行过各种促进传统节日热闹起来的举措,但整体收效甚微,没能赋予传统节日新的元素。”刘致华说。

  “很多人潜意识里的担忧,不在于人造节一直在‘买买买’,而在于除了‘买买买’之外,我们还看到什么有文化内涵的东西,能够让这个浮躁的社会沉淀、积累,找到价值感?”在一个论坛上,一位网友这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从已渐渐盖过原本节日的月饼节、粽子节,到近来被诸多年轻网民们所热衷的“520”“双11”……其实,当下我们正在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节日本身的意义和文化内涵正在被逐渐吞噬。

  “我国许多的传统节日都受到人造节日的‘挑战’。传统节日,正在人为地被月饼节、粽子节,以及各种购物节所取代。”刘致华对此深有感触。

  采访中记者进行的调查也显示,有超过九成的受访者认为传统节日应该延续下来,但是当记者问到受访者更看重哪些传统节日时,所有给出的传统节日获选率均不太高。而这种结果却与每年2月14日“情人节”全城抢购玫瑰花,以及“双11”时全民上网抢购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也就是说,公众普遍认为传统节日应该延续下来,但是实际生活中这些节日却没有得到大家足够的重视。

  “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度普遍偏低可能与公众对它们的理解有关。”采访中不少受访者都认为,传统节日往往都赶在平时的工作日,忙碌了一整天,过节就真的成了吃顿饭了。于是,中秋节成了“月饼节”、端午节成了“粽子节”,“元宵节”就更不用说了,名字里就带着吃的。这一现象在中秋等传统节日成为法定假日后,仍未出现根本性的改观,不过是变成了放假加吃饭。“各种各样的‘节’太多了,没什么特别意义。”一些受访者表示。

  但在内蒙古师范大学社会学民俗学学院教授敖其看来,一些节日之所以流传至今,是因为每个节日背后都有着很深的文化渊源,“要还传统节日的本来面目,让每个节都过得有文化些。”

  “以前,中国青年开始过洋节,也引发过同样的争议。西方社会在输出节日的时候,同时带来的还有节日背后的文化,但中国人过洋节主要就是新奇,没有接受节日背后的文化。另一方面,中国人过自己的传统节日时,也没有坚守自己的文化。”刘致华直言,“确切地说,我们现在过的都是淡漠了文化的节日。即便一些人造节日火爆了,但我们却依然很少能够回答:这些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究竟是什么?”

  采访中不少市民对此也深有感触。“就像这几天,中秋节的氛围就并不浓厚。”很多受访者向记者表示,除了吃月饼之外,其余关于节日的活动几乎都是空白——不少孩子只在书上看到传统节日中的一些民俗活动,回家来问父母,得到的答案是:“我们小时候才有,现在上哪找啊!”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人造节日多么红火,无论这一天人们在网上消费了多少钱,人造节日终归还是充斥着钱币和物欲的味道,它带来的满足感是短暂的,也是取代不了任何一个传统节日的。”刘致华坦言,人们无法预测人造节日在未来十年二十年内会发展成什么规模,但就算有一天它的热闹程度超过了春节,也会因为缺乏文化与情感的内在,而只能被定义为一个简单的“购物节”。

  “不管是民族传统节日、西方节日还是新兴的人造节日,在寻回节日文化内涵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敖其认为,当我们尝试着在节日里为生活注入更多文化内涵时,我们会发现这些节日真的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采访中记者发现,对于当前眼花缭乱的各种人造节日,人们也是又爱又恨。喜欢它的人们认为这是年轻人表白和狂欢的好日子,购物狂们更是早就等着这天来“淘宝”;反对者则认为,这种人造节已经成为商家牟利的手段,也导致很多人无法理性消费,还有可能带来社会问题。我们到底需不需要这样的人造节?

  “人造节流行,说明它有存在的土壤,商家促销消费者可以买得实惠、年轻人找到娱乐聚会的理由。如今社会节奏快、压力大,人们不过是借人造节给自己一个放松的机会。”在我市经营一家网店的王文婷这样认为。

  “人们喜欢找个所谓的节日来乐和乐和。节日一个接一个,给了人们互相见面、互相联系、互相沟通的机会。在现今人们大多时间都宅在家里的现状下,靠着人造节出去走一走,和亲朋好友聚一聚,也是很快乐的。”王文婷认为,人造节的产生既反映了年轻人的一种心理诉求,又给商家带来了利润和商机,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不无裨益。“既然很多年轻人可以借此机会广交朋友,让心情难得放松一次,甚至成就一段好姻缘,只要我们心中装着传统文化,即使过几个人造节也与弘扬传统节日并不相悖。”王文婷说。

  “节日不应只围着钱转。”与王文婷的观点不同的70后李峰则认为,人造节大多是商家炒作出来的赚钱噱头,本身毫无文化内涵。“原来的好多节日都是有纪念意义的。而今的节日呢?更多的是商人在造节,在故弄玄虚。”

  “人造节的兴起与当下传统节日的失落,都是人们浮躁的体现,这与利益至上不无关系。”刘致华直言,人造节日,从根本上无法与那些历经千百年而保留下来的传统节日同日而语。它与文化文明几乎扯不上边,本质上就是围着“金钱”打转。即使有那么一点点积极作用,也无法掩盖其内涵的空洞与苍白,无法掩饰当下社会一些年轻人的浮躁与奢华心态。

  “一个社会没有文化意味着一种虚无,青年人不知道自己真正要什么,也不知道这样做是为了什么。”敖其则认为,对青年人而言,人造节就是给自己一个理由去寻找快乐,“当然,有人可以觉得这是肤浅,但这本身并没有什么大错。在改革开放的环境里长大,当代青年本来就是比较注重自身体验的一代人。”

  刘致华也认为,现代都市化的生活在很多方面与中国传统文化是格格不入的,但格格不入只是表象,背后更深邃的问题是文化精髓的缺失。“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时至今日,中国仍然处在重建民族文化和主流价值的过程之中。文化和价值观的迷失,导致青年人的想法比较容易被媒介或商家的造势所把握。”刘致华说。

  那么,什么样的节日才是真正的节日?在人造节日疯狂袭来的今天,如何才能寻找到节日最本源的涵义?

  “在‘互联网+’的时代,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国人的热切愿望。在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既不能一味地摒弃外来文化,也不能随意创造节日,失去传统节日的意义与价值内涵。”敖其认为,现在更应该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注入更多先进的精神内涵,挖掘出每一个传统节日的精髓,让国人感受到传统节日的魅力、传统文化的吸引力,而不是肤浅的节日表象、乱象。“回头看看我们的传统节日,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广的人文基础。春节象征团圆和谐、清明节缅怀纪念、中秋节思乡团聚、重阳节孝老敬老……每个节日彰显的不仅仅是某时某地的民情风俗,更重要的是它彰显了我们尊老爱幼、团结友爱、勤劳善良、勇敢智慧的传统美德和古朴纯真、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敖其说。

  “青年人享受节日本身不是坏事,但社会应该关注的是集体狂欢背后,青年们对现代都市社会文化的塑造力。”但刘致华也坦言,互联网时代,青年已经成为这个时代不可忽视的影响力量。

  采访中记者也发现,当下已经有不少商家意识到这点,开始研究青年的亚文化需求,甚至一些针对90后量身定做的文化产品也日渐多了起来。

  “当代青年已经不是一个没有话语权的边缘群体了,他们对时代和社会的影响远超以往。当代青年的文化和心理需求,可能会改变整个社会,尤其是互联网上的文化。”敖其说。

  “无法流传是各种人造节日的主要特征,真正的节日能够经得住时间考验。”我区民俗专家郭雨桥认为,挖空心思寻找造节“由头”就已经给这样的节日敲响了“丧钟”。

  “所以哪些才是我们的主流节日,哪些才需要我们传承发扬,我们必须擦亮眼睛,把历史渊源和节日内涵代代相传。莫让一些不必要的节日带坏风气,莫让‘乱节’迷人眼。”刘致华认为,当今社会需要多元的文化生态,无论对待传统文化,还是面对一种新兴文化,都应抛弃虚浮的“阅读”心态,秉持从容与朴实,才能兼容并包,由此实现古今贯通。

[责任编辑 杨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