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节:看蒙古剧,打包品味民族传统艺术

02.07.2015  10:57

  原标题:看蒙古剧,打包品味民族传统艺术

  观众席的灯光暗了下来,舞台上的灯光骤然亮起,察哈尔人西迁戍边、保家卫国的故事开始了……6月29日,作为第十二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的展演剧目之一——蒙古剧《忠勇察哈尔》在首府上演,深情讲述察哈尔八旗官兵、家眷等共6000多人分3批西迁新疆伊犁戍边的历史故事。

  蒙古剧是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的重要地方戏剧种,是蒙古族各种传统艺术形式的综合与升华,也是中国第九个少数民族剧种。它的出现,标志着蒙古族文化艺术的新发展。近年来,我区各地蒙古剧新创作品不断,《蒙古象棋传说》《敖包相会》《黑缎子坎肩》《那一片绿》等蒙古剧在演出后都获得了观众的极高评价。

   在草原文化的土壤里生根发芽

  蒙古剧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早期主要流行于内蒙古东部蒙古族聚居区。20世纪40年代,蒙古剧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韩秀英》《达那巴拉》等叙事民歌相继被改编成蒙古剧进行演出。1946年,内蒙古文工团成立,团内的蒙古族艺术工作者将反映蒙古族人民参加解放战争题材的新歌剧《血案》《额尔登格》等译成蒙古语,用蒙古剧形式进行演出,在蒙古族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内蒙古各专业艺术团体和乌兰牧骑的传播,蒙古剧逐渐流行于全区。当时的内蒙古歌舞团于1953年创作演出了小戏《慰问带》,被国内一些专家认为是有鲜明民族特点的蒙古剧。1953年,哲里木盟库伦旗业余剧团创作演出了表现抗美援朝题材的《汉城烽火》,在唱腔音乐上由专曲专用的单曲体发展为一个剧中多首民歌的联用,并吸收了说唱音乐和宗教音乐的元素,蒙古剧逐渐走向成熟。

  20世纪80年代,蒙古剧逐渐发展成为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据内蒙古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艺术评论员毕力格图介绍,这一时期,代表作品主要有通辽市创作的《安代传奇》、鄂尔多斯创作的《银碗》、赤峰市创作的《沙歌德尔》等蒙古剧。此时,内蒙古出现科尔沁蒙古剧和昭乌达蒙古剧等分支。

  新世纪初,曾荣获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第六届中国艺术节金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等诸多荣誉的大型蒙古剧《满都海斯琴》,以前所未有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受到好评,被誉为蒙古剧的巅峰之作。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乌兰恰特管理中心主任郑睿达说:“那是我刚参加工作后参与的第一部大剧,从创作、排练到演出我一直跟了下来,受了很多苦,也曾为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整天做苦力、抖大幕而感到委屈。但今天看来,这部剧为我在演艺行业的成长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满都海斯琴》这部承载太多人艰辛和努力、带给太多人荣誉和成长的作品,在内蒙古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以至于在它之后的几年中无剧能及,蒙古剧竟陡然沉寂下来,一度陷入停滞不前的僵局。

   突破发展中的瓶颈性制约

  2010年后,随着自治区的高度重视,蒙古剧迎来了沉寂后的再次勃发。《驼乡新传》《巴丹吉林传说》《敖包相会》《长调》等一大批新创蒙古剧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舞台上。尤其是2014年由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排演的《敖包相会》,鄂尔多斯市民族歌舞剧院排演的《蒙古象棋传说》,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兰牧骑排演的《黑缎子坎肩》和通辽市奈曼旗乌兰牧骑排演的《那一片绿》等5部新创蒙古剧,在自治区中东部基层进行的19场巡演,受到当地牧民的热烈欢迎。

  蒙古剧根植于大众,反映地域风情习俗,具有鲜明民族特点,是蒙古民族文学艺术发展到一定高度的必然产物。目前,蒙古剧创作题材已经由叙事民歌、神话故事、历史故事和革命故事题材,发展到了反映城镇、农村牧区改革成果等现代生活题材。随着蒙古剧发展新时代的到来,一些发展中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目前,全区只有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乌力格尔蒙古剧团等少数专业蒙古剧团,专业导演、演员等人才也不足。曾执导过《巴丹吉林传说》等多部蒙古剧的自治区著名导演吉日木图说,“蒙古剧的导演不同于一般戏剧导演。要想将蒙古剧打造成具有本民族特性和地域风格的剧种,导演必须要具备较强的民族文化综合素养。”放眼全区,目前特别专业的蒙古剧导演少已经是蒙古剧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现有的从业者也多数为舞蹈编导出身。而具备道、唱、演、舞等综合素养于一身的蒙古剧演员更是凤毛麟角。

  另外,高质量的原创剧本不足,不能满足群众对蒙古剧发展的需求。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艺处的一名负责人说,自治区每年都会征集一些蒙古剧剧本,其中不乏精品,但是总量上尚有欠缺。上海戏剧学院等全国著名专业院校定向委培、学成归来的年轻编剧也在积极创作蒙古剧,他们中的一些人作为蒙古剧创作的后起之秀,创作的剧本时代特点鲜明,但是也存在着因阅历不足而使作品缺乏“厚度”的情况。从总的发展形势上来看,随着自治区在蒙古剧创作方面扶持力度的逐渐加大,这些问题的解决,只是时间的问题。

  还有就是蒙古剧需要构建成熟完整的理论体系。京剧融合了传统文化精华,形成颇具意味的程式化演出套路,而作为中国戏曲大家庭中的新成员,蒙古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程式化、规范化的理论体系,这使得蒙古剧在创作、排演以及舞美、音乐等方面的创作缺少理论指导,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蒙古剧的发展。目前,我区文化界已经在分析解决这些蒙古剧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第十一届草原文化节上,《黑缎子坎肩》《敖包相会》《蒙古象棋传说》3部蒙古剧亮相后受到各界好评。第十二届草原文化节上,《忠勇察哈尔》又引起观众广泛关注和共鸣。不断涌现的作品丰富着创作理论体系,锤炼着编创演员队伍,昭示着一个蒙古剧繁荣发展的新时代正在到来。

   培养专业人才歌唱百姓生活

  曾参加2012年至2013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验收并担任评委的吉日木图导演认为,纵观全国话剧、歌剧、舞剧等剧种,内蒙古最有可能冲进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就是蒙古剧。尤其是小制作、低成本、适合专业团体和乌兰牧骑演出的蒙古剧最有前途。对于蒙古剧而言,想要以浓郁的民族情结、民族文化、民族风采展现在舞台,传播于世界,还需要有一个历史过程。

  2014年9月,自治区举办了全区新创蒙古剧研讨会,会上,来自区内外的40多名地方戏研究专家、自治区蒙古剧研究专家、学者和蒙古剧编剧、导演展开了对蒙古剧未来发展的深度探讨。谈到蒙古剧的前途与未来,专家们的观点指向十分一致:新创蒙古剧的发展,首要任务是人才的培养。

  近年来,自治区在文艺人才培养上作出了很大的努力,采取与上海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等院校合作、举办研讨会、培训班等方式,培养了一批各类艺术人才。专家们认为,和国内专业院校合作还应该继续深入做下去,特别是在蒙古剧人才的培养上要有适度倾斜。同时,调整区内各类艺术院校所设专业,增加蒙古剧专业设置,努力培养一批思想素质强、艺术水平高的蒙古剧创作、编导、表演、营销和戏剧理论等领域的人才,以解决蒙古剧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

  针对蒙古剧理论研究不足的问题,专家们提出,应加大蒙古剧理论研究、探索的阵地建设。鼓励和扶持蒙古剧研究工作,形成专门的课题研究中心,对蒙古剧的历史溯源、剧种定位、艺术定位等问题进行深度的探索研究,从而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蒙古剧理论体系,从理论高度指导蒙古剧的创作和发展。同时采取产、学、研相结合的办法,为蒙古剧发展提供可持续的保障。

  吉日木图说,蒙古剧诞生于有着深厚蒙古族文化传统的大地上,因而更应该贴近农牧民群众的实际生活,从火热的现实中选取素材、提炼主题,为老百姓抒写、为基层人民放歌,用更多有温度有道德有筋骨的优秀作品感染人;同时要始终保持朴实的情节、朴素的表演、淳朴的感情、质朴的语言,始终带着草原气息和泥土的芬芳。只有接地气才能更加有人气,才能让蒙古剧这颗民族艺术的珍珠更加耀眼夺目。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点击 图片 浏览草原文化节更多内容

[责任编辑 魏莉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