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千年美味芳香四溢——敖汉旗保护发展谷物品种纪实

13.05.2015  12:55

  “这毛毛谷是老一辈留下来的,又香又软,是我吃过最好吃的谷子,每年我都种点,留着自己家吃。种它打不了多少粮食,现在没啥人种了,还好你们来了,别瞎了这好东西。”敖汉旗兴隆洼镇岗岗村张向维老人激动地对前来搜集传统农家品种的工作人员说。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闲置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旧房子逐渐被拆除,许多祖辈流传下来自食自用的农家自留品种被逐渐遗弃。就在工作人员来的前几天,敖汉旗牛古吐乡榆树林子村闫朱老人由于要随儿女搬迁进城,把在仓房梁坨上保存了五六年的自留谷子品种喂鸡了。传统农家品种、记忆中的小米糯香滋味离我们越来越远,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舌尖。

  自2012年以粟和黍为代表的敖汉旱作农业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以来,敖汉旗稳步开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工作。为有效保护一些濒临灭绝的谷物品种,2014年以来,敖汉旗农业局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在全旗范围内重点开展了传统农家品种入户搜集和整理工作,工作人员通过逐村推进的方式,入户近300家,搜集到谷子、玉米、高粱、黍子、芝麻、糜子等传统品种206个,建设旗级农业科技试验基地25亩。将搜集到的传统农家品种在试验基地进行集体试验种植,并对谷种进行保护和提纯扶壮。最终,将选取出品质好、产量高、适应本地气候、土壤种植的品种进行扩繁并推向市场,让消费者品尝到即将失传的传统农家品种的芳香。

  “在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现代科技推广手段让没有形成商品性的谷物品种变为农户自食自用,这些宝贵的农家传统种植品种即将成为‘最后一粒种子’。开展传统农家品种的抢救搜集工作将为敖汉旗建立全国首家旗县级农业种质资源基因库打下基础。运用科技的手段,保存旱作农作物种质资源,让敖汉小米薪火相传、千古留香乃刻不容缓,顺乎民意。”敖汉旗农业局总农艺师徐峰这样认为。

  今天,高产品种的过度单一化、化肥过量的追施、生长激素和生长调节剂的滥用,不仅威胁着人类的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同时也影响了人们对多种口味的需求。“吃得营养、吃出健康、吃上美味”是现代人们普遍的饮食追求。绿色护佑着敖汉旗黍和粟的安全,八千年的农耕文明、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孕育出了天然健康、独具特色、品质超群的敖汉杂粮,而最能代表敖汉特色杂粮的当属敖汉小米。依托杂粮加工企业,针对本地传统的农家小米在颜色、营养价值、口感上各不相同的特性,目前已经开发出有机四色米、有机月子米、有机石碾米等特色系列小米产品。金黄馨香的“月子米”营养丰富、黏稠度高、适口性好,是妇女哺乳、老人患病、婴儿断奶的首选食物;圆润洁白的“小白米”松软肉头,富含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是当地人做小米饭、“打饭包”的理想食材;鲜艳透亮的黑小米被誉为“谷中营养之王”,是产妇和病人恢复体力的理想食物;绿谷子富含多种维生素及一种能消除疲劳的化学物质即辅酶Q10,熬出的小米粥澄清碧绿、爽润清香。神奇的小米除了满足人们健康需求外,还能帮人们找回回归大自然、寻觅儿时记忆的心。

  为此,敖汉旗将通过搜集散落在农户家中的传统品种、建设种子繁育基地和优质谷子生产基地、开发系列小米产品的方式,建立种子供应、基地种植、产品加工和食品配送等全程可追溯体系,并通过会员订制、VIP客户专享的形式,让消费者享受到百种以上不同的小米香,真正实现“品尝美味、传播文明、呵护健康、享受幸福”的美好生活。让每位消费者品尝到的不仅仅是敖汉小米香,更是品读敖汉旗八千年的农耕文明,让那些传承千年的农家自留品种重新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让记忆中小米饭的香糯滋味重新溢满舌尖,传续千年谷香。(记者邵涌河 王艳超)

[责任编辑 魏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