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尼特右旗守住生态红线让草原绿色重现

10.07.2015  18:07

  近年来,苏尼特右旗坚持“生态立旗”的发展战略,以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不断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通过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由初见成效向明显恢复的转变,让草原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自2011年启动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以来,该旗累计发放补奖资金4.8亿元,人均每年享受补奖资金5523元。随着草原补奖政策的顺利实施,牧民传统放牧观念逐步改变,保护草原已成为自觉,被动减畜正在向主动减畜、责任减畜、科学减畜转变,草原生态得到了较大改善。全旗草原围栏面积也从2010年的1835万亩增加到目前的2230万亩,牧草干重每亩平均增加37.2公斤,草群高度平均提高7厘米,草群盖度平均提高9%。

  该旗依托生态建设项目工程,坚持项目建设与自然恢复相结合,相继组织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小流域治理、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项目。累计完成京津风沙源工程任务65.95万亩,其中,飞播造林31万亩,封沙育林34.15万亩,工程固沙8000亩。小流域治理面积达到708.6平方公里,建成小型水库5座,节水灌溉面积3.81万亩。同时,加大园林绿化建设。截至目前,对赛汉塔拉镇内外补栽灌木30万株,101省道两侧已完成补栽樟子松2092棵,杨树2990棵,208国道两侧已完成种植樟子松17000棵,道东生态公园二期补栽灌木9万株,乔木2000棵。草原生态环境基本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重大转变。

  为进一步加强天然打草场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该旗制定出台了《苏尼特右旗天然打草场围封保护管理使用办法》,对嘎查集体及牧户1000亩以上规模的天然打草场进行围栏封育保护。目前,全旗围封保护天然打草场面积达到100多万亩,并于2010年建设了草业市场,可储备青干草2万吨,切实减轻了农牧民负担,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013年以来,该旗不断加大矿山开采地质环境治理与恢复及土地复垦工作力度,严格落实矿山企业履行恢复治理地质环境的责任和义务,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保护工作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截至目前,该旗累计投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资金约1.1亿元,治理面积达到280万平方米。全旗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工作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如今,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深入人心,“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绿草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用金山银山保护绿草青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已经成为该旗各级各地、各行各业、各族群众的思想行动自觉与共识。(特约记者孙智广)

[责任编辑 魏佩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