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达茂旗“上海孤儿”寻访:“我们是阿妈的宝贝”

11.11.2015  16:56

童格勒嘎

  草原蓝,最美不过天空蓝。草原美,最美不过芳草碧。

  辽阔无边的草原像一位心胸开阔的男儿,张开他如天地般宽厚的臂膀,接纳了上世纪60年代从南方而来的3000多名“上海孤儿”,用它青青的牧场和洁白的毡包将她们呵护,给这群无依无靠的孩子们一个温暖厚实的家。

  年届六旬的童格勒嘎和格日勒是这批队伍中的两个孤儿,分别于6岁和3岁来到内蒙古。两人回忆说,她们都是在保育院结识了各自的阿爸阿妈,随后便同养父母来到达茂旗草原。50多年的生活中,父母悉心养育、耐心教导,从牧羊、放马到辨物识字,教会了她们很多生存技能,也给了她们无限的关爱,总把好吃的糖块留给她们,从不舍得打骂她们,一点一滴的情感交融让童格勒嘎和格日勒深刻体味到了浓浓的亲情。

  而今,回忆起阿爸阿妈,童格勒嘎和格日勒深情满怀、泪眼朦胧,都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浓浓相思……

  童格勒嘎:“草原是我的家,额吉就是我最亲的人!”

  10月,干冽的大陆季风呼啸着吹向草原,吹黄倔强的秋草,吹散天边的层云。挥赶牛羊间,牧人舞动长鞭唱一曲草原牧歌,任歌声四散在辽阔牧野……

  生活在包头达茂旗白音敖包苏木,年近60岁的老“牧民”童格勒嘎,每天都要随心爱的羊群在草坡上遛转。一如既往的放牧生活,在她看来,并不单调枯燥。她说,她热爱放牧,热爱草原。尽管现在放牧方便了,有了“摩托”作代步车,也不用随时盯紧羊群,她仍是深深迷恋这样的生活。

  很难想象,这样一位来自草原的蒙古族妇女还带有“上海孤儿”身份。她颧骨凸出、皮肤黝黑、脸色泛红,蒙语娴熟而汉语僵硬,典型的蒙古族形象。忆起儿时初来内蒙古,童格勒嘎说:“我6岁来到内蒙古,是养父母把我从呼市接回到达茂旗,来的时候是个夏天,草原绿油油的,散落着蒙古包,特别漂亮,回到家后,阿爸端上奶茶让我喝,算个小小的欢迎仪式。之后,他又领我在草场走了走,说以后他们就是我的父母,这里就是我的家了。我心里很感动,终于又有爸爸妈妈了”。

  与其他“上海孤儿”不同,童格勒嘎是“上海孤儿”中年龄最大的孩子,初来草原的记忆相对清晰。“刚开始不会说蒙语,学得累了,阿爸就端上炒米,说只要会读一个字,就奖给我一大把,我一下子就来劲了,没几分钟便要阿爸再给我任务,学会后就奖励我奶干。”说起小时候的故事,童格勒嘎不住地捂着嘴笑。

  骑马、牧羊、摔跤、挤奶,草原上撒欢的快乐时光很快过去了,转眼间,到了求学的年纪,恰赶上“文革”,父母因成分高,惨遭批斗,身体都很虚弱。小小年纪的她心思细腻、孝顺懂事,因为不忍父母受累,便离开学堂,挑起了家里的重担,放牧、挤奶,样样都做得得心应手。

  18岁的时候,童格勒嘎出嫁了。出嫁前,母亲拉着她的手说了整整一夜的话,老额吉对没让她好好读书遗憾不已,童格勒嘎却觉得母亲把她养大就是最大的恩德。也是在那一夜,她清楚知道了自己的“上海孤儿”身份,尽管以前依稀从别人口中隐约听闻自己的身世,这一次,当从母亲口中证实后,她还是有些失落,悲伤过后,她更加明白,阿妈多年养育,不辞辛劳,就是她的“亲”妈妈。1997年,母亲辞世了,走的时候连张照片也没有,她为此感到很遗憾。她说,想念阿妈的时候只能远远地望着天边草原,遥想当年阿妈带她放牧的场景。

  流年似水,光阴飞转。如今,童格勒嘎也已星霜染鬓、皱纹蹙额。她现在和儿子一起生活,自己有100多只羊,10头牛,每天忙着打理牲畜。逢年过节,孩子们赶来一起庆祝,她就为家人做上满满一桌的佳肴。孙儿们都特别喜欢奶奶做的“手把羊肉”,每次必点这道菜,看着孩子们一块接一块往嘴里送,童格勒嘎特别开心。

  遥远的上海对童格勒嘎而言,已经变成一个陌生的符号,她有一个愿望就是去上海转转,看看出生的地方是什么模样。

[责任编辑 哈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