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盛宴背后的故事

26.06.2015  11:35

  原标题:草原文化盛宴背后的故事

优秀的民族文化团队呈上精彩表演

内蒙古首创以话剧形式赞颂尹湛纳希

开幕式现场座无虚席

  6月25日晚上,第十二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隆重开幕。《尹湛纳希》等10多部优秀剧目将在本届文化节上展演,也将为观众呈现一台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日前,记者走近演职人员,听他们讲述创作背后的故事。

  聚焦草原文化节

   优秀团队

  呈现震撼表演

  “话剧《尹湛纳希》最初由我们内蒙古知名编剧单文学创作,初稿经过6次修改,最后定稿。该话剧邀请了上海知名话剧导演龙俊杰执导,40多位优秀演员中,主要演员全部来自我们内蒙古在上海戏剧学院就读的优秀学生,全部是蒙古族学生演员。”满都拉告诉记者,“每年,我们内蒙古都向上海戏剧学院定向输送自己的学生,旨在培养我们内蒙古自己的民族人才,他们的参与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展现力,为我们民族的演艺事业增辉添光。”

  满都拉说:“我们内蒙古的话剧起步晚,我们的演职人员近年来排练了《国家的孩子》等多场大型话剧,本次的话剧是我们剧团成立以来首场大戏,不论是从灯光,还是舞美、阵容上来看,都汲取了最精华的展现形式,将尹湛纳希的一生分为6场来展现。”

  “由于多次定稿,演职人员的排练时间非常紧迫,两个多月的时间,演员们加班加点,争分夺秒,他们自身对尹湛纳希的一生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和理解。每个演员也都非常用功,希望给观众呈现出一场震撼心灵的话剧演出!让更多的人了解、赞颂我们蒙古民族这个重量级人物!”满都拉说。

   内蒙古大草原

  创作9个月

  “我的家在中国的正北方/那就是内蒙古草原的天堂/从额尔古纳河到额吉纳胡杨/还有那嫦娥飞到月亮之上/天蓝蓝草青青牛羊在欢唱/牧人的歌声在兴安岭上飘荡……”这首旋律优美欢快的草原歌曲——《内蒙古大草原》,成为第十二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主题歌。昨日,记者采访到了这首歌的词曲作者吴春林,为读者揭开这首歌曲背后的故事。

  “这首歌是我2010年写的,当时几个朋友在一起,聊到内蒙古幅员辽阔,草原歌曲很多,可是没有一首能够概括全区的歌曲,很多都是一个地方一首,比如《呼伦贝尔》《情归乌拉特》等。我们就想最好一个盟市用一句歌词概括出来,这样才能配得上叫内蒙古大草原。但是真正写起来,还是很难概括。最后,我就买了一套《内蒙古通史》认真地读,这一读就是4个月,其间也慢慢知道了每个盟市的特点,这时候才开始动笔……”吴春林平静地说,“我平常写一首歌也就两三天,而这首歌前前后后用了9个月时间,修改了无数次。比如歌词中表示呼和浩特的,就用了一句“御马刨泉颂扬一代帝王”,而歌颂巴彦淖尔的是“黄河的最北端瓜果飘香”,能够诠释通辽的是“科尔沁安代舞孝庄的故乡”。修改完歌词,就开始谱曲。歌词的真挚和优美将在巴彦淖尔长大的吴春林的乐感勾起,他把对草原、对家乡的爱恋,附加上一个个音符,形成一段动人的旋律,曲子一气呵成。他直言,因为创作中并没有为哪个歌手量身定做,所以完成后也并没有找人唱。2011年,这首歌由来自鄂尔多斯市、曾经获《星光大道》月冠军的葛小虎演唱,一时间,成为脍炙人口的名曲。

  说起这首歌与其他草原歌曲的不同之处,吴春林坦言,“我1994年开始学习打击乐,1998年在中国著名鼓手关菲门下深造,2005年开设广林打击乐教育基地。其实鼓手才是我的主业,写歌只是我的一个爱好。”《内蒙古大草原》这首歌是一首融合了草原元素和现代音乐的歌曲。吴春林认为,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快了,要将一贯的草原歌曲的婉转、悠扬加快节拍,与现代人生活节奏相吻合,才能让更多的人接纳。

  得知自己创作的歌曲成为本届草原文化节主题歌,吴春林也很激动,他第一时间告诉了葛小虎。因为他们明白,朴素、真情、明朗,没有矫揉造作,没有低俗轻浅,亲切得像是从心中自然流出来的歌词,总会给人以遐想和震撼。

   首创话剧形式赞颂尹湛纳希

  “尹湛纳希是蒙古族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和父亲合著的历史题材作品《青史演义》,对研究蒙古族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蒙古族文学转型有重要的意义。他是我们蒙古族人民心目中的文学圣人,是我们蒙古民族文学史上的曹雪芹,不论是儿童还是老人,都熟悉他。然而,这样一位对蒙古族历史、文化曾有过巨大贡献的人,有关赞颂他的作品基本没有。这一次,我们首次以话剧形式展现了尹湛纳希历尽艰辛的一生!”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乌力格尔蒙古剧副团长满都拉这样向记者介绍。他说,尹湛纳希作为蒙古族著名的文学家,对蒙古民族文学的转型、重构民族文化精神有着历史意义,对促进蒙汉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满都拉向记者介绍,本话剧以尹湛纳希创作《青史演义》的艰难历程为主线,艺术性地展现了尹湛纳希继承父亲遗志,面对清廷实行文化专制、禁止蒙汉文化交流的严峻现实,不断克服家族重重阻力,机智勇敢地战胜来自封建统治者的威逼、利诱、压制和迫害,经历三起三落,终于完成《青史演义》主题创作的故事。将该内容题材的话剧作为本次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开幕式话剧演出,对挖掘民族历史、民族文学具有重要意义。

   贴近百姓生活

  才是文化精品

  草原文化节从创立之初,就一直本着人民性。第十一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上演的二人台现代戏《万家灯火》,就是讲述了下岗女工田芳自发建立起“邻里大家庭”组织,调解楼上楼下的矛盾,沟通街坊邻里的感情,使原本不相往来的邻居们互相走动起来、联系起来,发生了很多妙趣横生的故事。由于取材来自基层,使故事更具贴近性,深受观众的喜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宫秉祥说,近年来,这类作品越来越多,以包头市北梁棚户区改造为背景创作的二人台现代戏《北梁》中的修车工,音乐剧《敖包相会》中报效祖国的大学生村官,话剧《惊蛰》里孝老爱亲的退休矿工,都是写实性很强的文艺作品,这些作品贴近百姓生活,反映百姓生活,一经上演,就触动了观众的情感,抓住了观众的眼球,这就是草原文化节需要的精品。

  从2004年至今,草原文化节已经举办了11届。11届草原文化节,推出了一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不仅激活了许多传统文化基因,使之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弘扬,还推动了文化发展成果惠及人民,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培养起了他们走进剧场看戏、走进影院观影的习惯。

  对此,宫秉祥表示,文艺创作的根本目的是要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要从人民的生活实践中汲取营养,通过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用更多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而内蒙古的文艺创作,更要讲好内蒙古故事,发出内蒙古声音。

  其实,草原文化归根结底是草原人民的文化,是中国的文化。宫秉祥举例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汗廷音乐,原本属于宫廷音乐,经历历史烽烟,几乎被深埋于故纸堆里,后来经过抢救性保护,推上第十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的舞台,重新焕发活力,使这一文化形态不但得到了传承发展,还让王公贵族专享的音乐回归到人民群众中。(文/本报记者李国萍 郝少英 摄影/本报记者王磊)

[责任编辑 魏佩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