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草原蝗虫防治督导组检查指导我区草原蝗虫防治工作
入夏以来,特别是进入七月份,由于持续的干旱少雨,加之温度升高,我区各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草原蝗虫危害。截至7月23日,全区草原虫害危害面积5874.5万亩,严重危害面积2664.0万亩。其中,草原蝗虫危害面积3572.4万亩,严重危害面积1596.2万亩;沙葱萤叶甲、春尺蠖等其它害虫危害面积2302.1万亩,严重危害面积1067.8万亩。草原蝗虫涉及10个盟市54个旗县区,通辽市等局部地区偏重。
草原蝗虫的发生,得到了农业部和自治区农牧业厅主管领导的高度重视。7月21-23日,农业部草原蝗虫防治督导组----全国畜牧总站草业处副处长洪军、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国家草原虫害防治首席专家张泽华博士,在自治区农牧业厅副厅长刘永志、草原处处长吴宝山、草原站站长高文渊及相关专业人员的陪同下,先后深入到我区通辽市科左中旗珠日河牧场、花胡硕镇和扎鲁特旗道老杜苏木等地检查指导防治工作。督导组现场查看虫情和防治情况,听取了当地的汇报,在扎鲁特旗召开了自治区、市、旗三级主管领导参加的防治工作分析会,对当前防治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防治责任;二要加强监测,防控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各级业务部门要密切监控虫情动态,为下一步防控工作提供可靠依据;三要加强统防统治,旗、县及苏木间要做好防治对接,相互协调,保障防治不留死角;四要关注境外及盟市间扩散迁移的可能性,也不排除受干旱气候的影响局部地区发生面积、危害程度有加重的可能。刘永志副厅长代表自治区农牧业厅就下一步的防控工作做了具体部署。他指出,全区草原蝗虫属于中等发生年份,各地要按照年初的防治预案,切实加强对防治工作的领导,做到资金、药品、人员、技术“四个到位”;继续加强监测预警,为防治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做到有备无患;做好防治药品、机械的储备与调运,加大防治力度,力争把灾害降到最低。
截至7月23日,全区累计投入劳力20803人次,调运飞机3架,飞行作业206架次,动用大型喷雾机械1727台套,防治草原虫害面积1080.3万亩。其中,防治草原蝗虫612.9万亩,沙葱萤叶甲、春尺蠖等草原早期害虫467.4万亩,有效遏制了虫害的扩散和蔓延,对减少灾害损失、巩固防治成效和恢复草原植被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