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雄鹰”工程破解野外文物保护难题

24.04.2015  13:57

  近年来,多地频频上演现实版“盗墓笔记”。中蒙边境达茂旗境内,分布着世界级文化遗产汉长城及元代仅次于元上都的敖伦苏木古城(赵王城)遗址等509处辽、金、元代墓葬群,对于蒙古史、元朝发展史、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等方面具有很高的考古学价值。而今,历史留下的这一座残垣断壁被众多不法分子窥视。

  为了更好地传承保护好祖先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与内蒙古公安边防总队签订《警民共建文化遗产保护“草原雄鹰”工程协议》,旨在依托长期驻守在边境地区且具有执法权的公安边防官兵联手保护散落在野外的文物古迹,在破解野外文物保护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3月的达茂旗草原,本应该已经是草原返青的季节,但在达尔罕苏木(镇)哈沙图嘎查(村)安达堡子古城遗址的一处草场,蓝天白云依旧,却见不到曾经的绿色,映入眼帘的只有大小不一的盗坑,散落地上的瓷器碎片、陶器碎块和石板。

  牧民巴雅尔心有余悸地告诉记者,“去年9月份的一天晚上,自家的草场被人掏了两个两米多深的大洞。我当时在家里睡觉,听到黑狗叫了几声,出去的时候已经不见人影。而且即使发现了,我们也不敢出去管,怕他们报复。”

  看着自家草场上多如蜂窝的盗洞,牧民刘全夫妇更是满面愁容,他家的三千多亩草场上有上百个盗洞,“最浅的深度也要一米多,最深的更是达到两三米,被挖的地方以后就不会长草了,禁牧后逐渐恢复的草原生态也毁于一旦。”

  达尔罕边防派出所副所长吉力图介绍说:“我们经常接到群众的举报电话,但是由于路途遥远,我们赶到事发地点时大多会扑空。盗墓者的行动诡异,一般白天踩点,晚上开挖,天亮收工,当地牧民对盗墓者深恶痛绝。”

  为把损失降到最低,包头市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和包头市公安边防支队及时总结经验,启动“草原雄鹰”工程,跟盗墓者斗智斗勇,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也决定探索建立野外文物保护的“包头模式”。

  经过半年的成功实践,这一带的盗墓活动得到一定遏制,自治区文化厅与内蒙古公安边防总队签订《警民共建文化遗产保护“草原雄鹰”工程》,对联合执法、联系工作、信息沟通、文物知识培训等内容做了具体规定,决定发挥公安边防部队长期驻守8000里边防线和36万平方公里边境管理区的天然优势,进一步充实基层文物保护力量,将“包头模式”在自治区范围内全面推广。

  “雄鹰”起航,一项项有力的举措对盗墓犯罪进行有效防范打击。

  “马背110文物巡逻队”加强日常巡控。文物保护点大多在山丘沟壑之中,汽车进不去,只能骑着马巡逻。为此,文物保护部门积极与驻地马协会协商,成立了7支以公安边防战士为主体的马背110文物巡护队,对文物保护点进行不定期巡查。

  夜里发现盗墓用土办法惊吓。利用盗墓者做贼心虚的心理,公安边防官兵发挥牧民家家养狗的优势,惊吓盗墓者。“盗贼非常聪明,对付他们光靠设施防御不行,狗才是更好的帮手。”牧民特木乐自豪地说,他家养了两只草原大笨狗和一只大型蒙古獒,这些狗曾多次吓走了前来盗墓的人。

  此外,包头市公安边防支队针对巡逻中存在的困难,经过与自治区文物部门沟通协商,警地双方共同出资为文保员、边防战士及治安联防队员配发了价值10万元的摩托车、强光手电、望远镜、防寒面罩等必要装备。当地边防派出所还在盗挖严重的文物保护点建立了9个“草原雄鹰”固定警务室和16个流动警务工作站,选派边防民警定期蹲守,达到震慑不法分子的目的。

  除了这些办法,一些新的科技手段也被用来实施防控。目前当地文物部门和边防支队对达茂旗重点文物保护点及周边地形地貌进行了立体式航拍,并通过GPS定位系统将34个重要文物点的地理坐标输入公安边防部队车辆全球定位系统,使文物保护和公安边防的日常巡护结合起来。(记者 赵遐 通讯员 白生云)

[责任编辑 哈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