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旗:让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09.04.2015  12:04

  今天,走进莫旗的人会欣喜地发现,这里的山变绿了,水变清了,天变蓝了,环境变得更美了。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通过实施“青山绿水工程”,莫旗已让30多万亩荒山披上绿装,退耕还林还草150多万亩。

  20世纪末,莫旗土壤沙化、水土流失、沙尘天气明显增加,生态环境日渐恶化,严重制约了该旗经济发展。为此,该旗果断提出,实施“青山绿水”工程,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依法治理山水田林草,鼓励集体、个人绿化荒山荒坡。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该旗通过围栏放牧、轮流放牧等措施加强草原保护,并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重要日程,提出宁愿少盖一座楼绝不砍掉一棵树,保护生态环境寸草不让,寸土必争,通过实施项目带动等措施,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一手抓封育,一手抓建设治理。全旗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响应,踊跃参与生态建设。塔温敖宝镇70岁的李振海,坚持30年绿化荒山,营造了1500多亩山林,已有50多万株树木成材,成为“全国绿化造林模范”;今年75岁的库如奇办事处农民刘和27年种下了15万株树木,把自已家850亩土地退耕后种上了落叶松、樟松、冷杉等近1000万棵树苗。自2004年出售自家耕地里的树苗开始,目前已经卖了100多万棵树苗,纯收入200万元。

  该旗生态农业示范村登特科办事处北石场村、西瓦尔图镇永安村都选择了在荒山上种林木、山坡地种果树、果树下种粮食的绿化方式,解决了因土地退耕影响农民收入的问题,不仅绿满荒山,果满枝头,环境优美,收入也很可观。北石场村是一个以丘陵为主的地区,人多地少。自从提出粮果兼作、发展立体农业的设想后,有60户进行果粮兼作,每年8月下旬果子成熟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加格达奇等地的果商纷纷到北石场村购买,粮果兼作的农民尝到了甜头儿。走生态农业发展之路,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也实现了土地增产增收。2014年,莫旗在耕地面积减少100多万亩情况下,粮食总产量仍创历史新高,实现粮食产量连续11年增产,比2004年增长了近10倍。如今该旗绿化面积、造林规模、树种结构等均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国有林场也恢复了管护和造林的职能,重现了勃勃生机。森林蓄积量达到500多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升到24%,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记者 蒋希武)

[责任编辑 哈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