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365】董研生的心拴在了甘德尔山上

14.05.2015  11:58

  原标题:董研生的心拴在了甘德尔山上

  樟子松抽完一轮新芽,新疆杨抖落一地落花。暖风吹起,初夏的甘德尔山生机盎然。

  经过10年的治沙造林,曾经的不毛之地而今一派葱茏,2.4万亩山坡、沙地上生长着云杉、刺槐、侧柏、沙枣、杏树、葡萄。甘德尔山与黄河、乌海湖相映成趣,成为当地一景,谁来了都想看看。

  5月13日,在甘德尔山景区,乌海市治沙站林业队队长董研生正带领工人浇树,给葡萄抹芽定枝。48岁的董研生面色黧黑,满身风尘。从2005年修建这条进山的矸石路起,他已经在甘德尔山驻守了10年。最早种下的新疆杨,直径由当初的三五厘米长到了现在的30厘米。董研生微笑地抚摸树干,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请教他的种树经,就是“用心,有责任心,有恒心”。

  “多浇点,别跑水!” “小心,别掰掉好芽,别伤着葡萄藤!”董研生穿梭在林木中间,追着几名工人监督指导,一刻不停。今年,治沙站在甘德尔山景区种下万余株各类树苗。工人韩志忠跟董研生治沙造林10年了,是资历最深的临时工。今昔对比,他自己也忍不住赞叹:“看这一片绿油油的,多好!”

  栽树的时候比现在还忙。松树苗从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连夜运来,董研生8点钟就出来查验。“产地必须与本地气候接近,土疙瘩直径是树干直径的5到7倍,一车树苗最多放3层,直径1厘米以上的根不能被铲断。”要保证成活率,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为保证树苗充分吸收水分,得提前挖好树坑,灌满水,再把土回填,洇透。董研生说:“这样,栽下树苗后,土壤就不会与树根争水了。” “老董吃苦耐劳,责任心强。”治沙站站长张佩林这样评价董研生。

  1990年,董研生农林技校毕业后,一直工作在第一线,在黄河西岸治沙植树。2005年,乌海市治沙林场更名为治沙站,搬迁到甘德尔山附近,治沙造林的“主战场”也转移到这里。 “那时候连帐篷都扎不住,一阵大风能吹走三四十米!”董研生没有退缩,他秉承了父亲——一个治沙林场职工的信念:果树就是摇钱树,就是绿色银行。“小时候,我父亲种了三四亩果树,我们家水果有十几种。”董研生说。

  董研生获得过全国绿化奖章,是自治区三北防护林建设四期工程先进个人,几乎年年当选乌海市林业系统的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这些荣誉可不是白给的,爬坡下坎,风吹日晒,董研生常年领着工人穿行在荒漠中。“天天晚上回来,坐在炕上拿针挑脚底的泡。”那是妻子崔红梅最深的记忆。“他有糖尿病、心脏病,四五年前做了心脏支架手术。那年累得晕倒在葡萄园里——你们不知道有多苦,现在都不敢想。”崔红梅说着说着,泣不成声。

  种植松树、杨树成功后,董研生开始在沙地种植葡萄。一场大风过后,葡萄秧消失得无影无踪。朋友半是讥讽半是劝阻:“你要能种活葡萄,就创造奇迹了!”但葡萄专业出身的董研生不信邪,带着工人从沙土中往外扒拉葡萄秧,大风埋一回,他们就扒拉一回。浇水、施肥、除草、喷药,冬天还要把它们埋进地里保暖。“树是有生命的,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样它就死定了。”董研生说。

  执着,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让贫瘠的土地开出花、结出果。“尝尝我们乌海的西瓜、葡萄,好吃不?这都是我爸他们在沙滩里种出来的!”儿子董泽华曾把西瓜、葡萄带给鄂尔多斯的老师和同学,与别人分享父亲的劳动成果。崔红梅对丈夫也由以前的不理解,渐渐转化为钦佩。“他这个人爱操心。下班了,在屋里待着待着不放心,也要出门这看看,那看看,不让去都不行。人不年轻了,但山变美了!”置身乌海最大的一片绿色中,崔红梅笑了。

  乌海地处乌兰布和、库布其、毛乌素三大沙漠交汇处,干旱多风。乌兰布和的飞沙越过黄河,止步于乌海的最高山峰——甘德尔山脚下。为建设宜居城市,乌海近年来投入大量资金治沙造林。年复一年,荒漠渐渐变绿洲,乌海也成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一年到头,董研生在城里连一个月也住不上。“儿子放假了,才回去住几天。”春天植树是最忙的时候,外地人慕名重金请他去指导,他顾不上。他的人,他的心,已被紧紧地拴在了甘德尔山上。山脚3间小屋,1间泵房,2间值班室是董研生的家。门前的菜畦一片青翠,几只看门狗偶尔发出吠叫,麻雀、鸽子、野鸡,还有叫不上名字的鸟在林间跳跃、飞翔。“刚来时外面是大沙滩,家里是小沙滩,哪有什么鸟啊!”董研生回忆道。

  青山绿水,丽日蓝天,甘德尔山再也不是从前的模样。

  董研生说:“留下一片青山,吃再多的苦也值。”这个终日与花香树影为伴的林业工人,话语间还充溢着诗意。(记者 陈春艳)

[责任编辑 李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