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葵花之乡巴彦淖尔葵花籽滞销 人大代表建议不贪大要做优

16.01.2017  00:36

    新华网呼和浩特1月15日电(郝芳芳、曹桢)2016年,有“中国葵花之乡”美誉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葵花籽滞销。2017年春耕在即,作为农业大市,农牧业发展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巴彦淖尔市代表团热议的话题。

 

内蒙古自治区人大代表、巴彦淖尔市委书记段志强(新华网发 曹桢 摄)

    “并不是什么产业都要做大做强,一做大市场就不好了,我们要做强做优,并不是做大。”内蒙古自治区人大代表、巴彦淖尔市委书记段志强为农牧业发展提出了新思路。

    人大代表何桂梅是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富生农副产品购销有限公司董事长。干了近三十年农产品购销生意,何桂梅和农民的关系非常密切,巴彦淖尔葵花严重滞销,她很替农民朋友们着急。

    何桂梅建议,政府要加大农牧业创新投入,降低农牧业生产成本,而农牧业规模化经营,则是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力的重要方式。实行规模化经营,将土地交给企业,也将大大增强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内蒙古自治区人大代表何桂梅(新华网发 曹桢 摄)

    内蒙古是我国最大的葵花主产区,其种植面积超过全国总面积的一半,巴彦淖尔市又是内蒙古最大的葵花种植基地。何桂梅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说,据她调研,2016年,巴彦淖尔市葵花种植面积在400万亩左右,因为产量大、消费市场疲软,导致目前约40%的葵花籽还滞留在农民手中无法出售。

    “2016年产量比去年至少增加30%,而消费总体下降不止30%。”何桂梅说,2016年葵花籽每公斤收购价格比2015年掉了2元多,这给农民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

    目前巴彦淖尔市的农牧民大多是个人种植,没有形成有力的合作社。个别农村的合作社在销售方面还没有起到实际作用,仍然是通过中间商来销售。何桂梅认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合作社与加工企业形成订单,从而实现自产自销。

    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布小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7年要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牧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改革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眼下,巴彦淖尔的农民急切地想知道,2017年地里种啥才不会赔钱。

    段志强说,供需是一对永远存在的矛盾,市场谁也算不准,政府也无法给农民提供准确的信息,但相关部门一定会尽最大努力去研究和引导。

    何桂梅表示,市场经济的残酷就体现在这里,要想解决问题,需要农民尽快走进大市场,合理布局种植结构,减少大片种植,规避风险。2017年,巴彦淖尔市也将加快招商引资,让龙头企业参与农牧业生产,适应市场规律。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