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土豆变“金豆” “中国薯都”乌兰察布深耕马铃薯深加工产业

14.07.2017  21:42

    “辉煌70年聚焦乌兰察布”系列报道(33)

    新华网乌兰察布7月14日电(郝芳芳)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是全国重要的马铃薯产地之一,被评为“中国马铃薯之都”。近年来,乌兰察布市着重发展马铃薯深加工产业,大力引入、发展马铃薯深加工企业,提升马铃薯附加值,衔接上下游产业链,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深加工产业链条和基地。

    一家企业的国际化视野

    “乌兰察布的马铃薯淀粉含量高,口感好、品质优,非常适合深加工,以提升马铃薯的附加值。”内蒙古薯都凯达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贾建永说。

    7月底,内蒙古薯都凯达食品有限公司一期生产线将进行试生产,项目二期投资也正在建设中。贾建永介绍,公司主要是加工薯条、薯片等薯类制品,一期项目投资5亿元,二期预资3亿元。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处理马铃薯能力达16万吨,产品主要通过代加工和开发自主品牌进行销售,年产值6.4亿元,带动周边马铃薯种植面积8万余亩,是乌兰察布市最大的马铃薯深加工基地。

    内蒙古薯都凯达食品有限公司由北京凯达恒业农业技术有限公司投资成立。凯达恒业产品出口美国、加拿大、澳洲、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美国百事集团、泰国正大集团、日本7-11以及国内的盼盼集团、思念集团、三只松鼠等大型食品和零售企业,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乌兰察布市副市长王国相表示,薯都凯达的建设,标志着乌兰察布市马铃薯深加工项目在规模化经营、标准化建设方面迈上了新的台阶。

    贾建永说,依托乌兰察布市充足、优质的马铃薯供应、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总公司在国内外的销售渠道,内蒙古薯都凯达食品有限公司要发展成为世界上技术先进,成本价低,产品优质,产量国内最大的马铃薯加工示范基地。

    一颗土豆的深加工之路

    小土豆变“金豆豆”。

    这是通过深加工能实现的梦想。

    以前,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量大,但就地转化能力不强、深加工企业不多、产品类型单一、附加值不高,产业化水平不强。

    “一面是我们的土豆低价售卖甚至是滞销,一面却是薯条、薯片销售火爆,价格又高,这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深加工的重要性。”土豆种植户高贵成说,他种植土豆20多年,2008年以前的销售方式就是“从地头卖到车上”,市场和气候决定着当年的收成和盈亏。后来,他的一些土豆能卖给当地的淀粉加工企业。2011年,高贵成通过北京朋友介绍,部分土豆直供一家深加工企业,价格比地头贵了近2角。“一颗土豆加工成薯条,价格涨了几十倍!”当时,高贵成的心里就想着几个“如果”,如果自己的土豆都能卖给这家公司、如果乌兰察布能有这么几家大的深加工公司。

    这几年,高贵成心里想的“如果”,变成了真实的存在。

    目前,乌兰察布市有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马铃薯加工企业35家,加工转化率达到26%。深加工产品类型除了传统的淀粉外,主要是品牌食品企业产品代加工、薯片、薯条、马铃薯雪花粉、马铃薯酸奶饼、马铃薯面包、马铃薯油条等。这些深加工企业提升了乌兰察布马铃薯深加工能力,增加了马铃薯产品附加值,延伸了马铃薯产业链条。

    按照乌兰察布市的规划,2017年,乌兰察布市要提升马铃薯产业核心竞争力,编制完成中国马铃薯之都战略规划,构建繁育、加工、仓储、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建成国家级马铃薯种薯质量监测检验中心和马铃薯首席专家工作站,供种能力达到120万吨,加工转化鲜薯160万吨,新增大型智能储窖3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