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公交车上的不文明,你有过吗?

12.08.2015  11:43

  作为城市一道流动的风景线,公交车是广大市民重要的出行工具,也是城市的一张名片,更是城市文明的一个窗口。然而,本报记者近日走访了市区多处公交站点、体验乘坐多趟公交车发现,由于一些人的不自觉,车上随手扔垃圾、上下公交车不排队、不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等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

   【背景】

  打造公交都市

  2013年11月底,呼和浩特市被交通部确定为“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第二批创建城市,成为西北地区省会城市里除乌鲁木齐以外的另一个创建城市。在呼和浩特市有25%左右的市民出行会选择公交车,2014年之前,首府公交因等车时间长、乘车人多、运行时间长等事实为众多乘客诟病。“呼和浩特将用5年的时间打造公交都市。”呼和浩特市公交(集团)总公司副总经理秦艳武表示。根据大公交建设的定义,公交车平均运营速度应在20公里/小时以上,准点率在90%以上。

  秦艳武说:“城市公共交通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出行需求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是城市功能正常运转的基础支撑。目前,呼和浩特市公交运营车辆3343台(包括出租车700辆),运营线路106条,公交线路长度1888.5公里,线网长度612.7公里,公交线路100%覆盖了城区的主次干道,日客运量110万人次,占全市出行总量的20%,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48%,市区万人拥有量约12辆。”据了解,从2014年开始,公交公司对公交线网进行优化整合缩短候车时间;对候车亭进行升级改造;开通4条公交微循环线,市民集中的小街巷与主干道相连;打造城乡客运一体化,开辟了和林县、脑包村、野马图村等公交线路。为了打造公交都市,2014~2016年,每年增加400辆新车,包括新能源车,共计增加1200辆,旨在改善乘客的乘车环境。

   【直击一】 随手扔垃圾

  时间:8月10日

  地点:1路、56路公交车

  8时20分左右,记者从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站乘坐1路公交车,此时正值上班高峰期,车厢里坐满了乘客。记者注意到,一位年轻妈妈和她四五岁模样的女儿正在座位上有说有笑,话间,小女孩将刚喝完的饮料空瓶随手扔在公交车上,而她的妈妈并没有制止。同在该公交车上,一位女士正津津有味地吃着早点,顿时,整个车厢弥漫着一股浓浓的饭味,引得乘客纷纷侧目。更让人瞠目的是,这位女士吃完早点后,随手将塑料袋扔出车窗外,而垃圾桶就在其不远处。

  采访中记者发现,公交车上都放置有垃圾桶,部分车辆的垃圾桶还放置在乘客下车的车门附近,但还是有部分乘客将垃圾随手丢在地上,不仅如此,多数公交车车厢内后排椅子下面、过道上均散落着卫生纸、塑料袋、冰棍包装纸等。当日11时,记者由海亮广场站乘坐56路公交车,刚上车记者就目睹了一位乘客随意丢垃圾的情景。扔垃圾的是一名中年男子,临近下车时,他将喝完的饮料瓶随手扔在座位下,全然不顾车厢内摆放的垃圾桶。随后,该男子还从裤兜中掏出纸巾,擦拭完身上的汗渍后,又将纸巾扔在了车厢地上。

  当天,记者还乘坐了多辆公交车,同样目睹了随手扔垃圾的情况。

   【直击二】 乘车无秩序

  时间:8月11日

  地点:21路公交车

  当日9时30分,记者乘坐21路公交车从内蒙古日报社站出发。途中记者看到,当公交车到达各个站点时,公交车内虽然乘客不多,但仍有乘客为图方便从前门下车,妨碍乘客正常上车。

  12时左右,记者乘坐公交车来到位于中山西路的海亮广场站。透过车窗记者看到,公交车还未到站停稳时,站点乘客便纷纷涌向公交车,并始终追随公交车直到停稳,致使公交车站台秩序十分混乱。下车后记者发现,每当有公交车前来,等车的人便一哄而上,尤其是车上有空座时,大家更是互不相让。采访中,在此等车的杨女士告诉记者,她是维多利商厦的一名员工,下班都要在海亮广场站等车。由于海亮广场站附近商厦林立、人流量大,每当有公交车到来时,站台附近都会变得很混乱,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期和周末,人车混行的局面时常发生。不仅如此,有时还有乘客因为急于上车而与周围乘客发生争执。“太乱了,我都不敢去跟他们抢,怕被踩伤或者被车碰到。”采访中,同在该站台等车的林先生对记者说。

  记者还注意到,许多乘客直接站在非机动车道上等车,有的则干脆站在了机动车道上,行人、电动自行车、汽车混行在一起,存在很大的交通安全隐患,为此经过的车辆纷纷减速鸣笛。

   【直击三】 爱心专座被占

  时间:8月8日

  地点:21路、34路公交车

  当天,记者从卷烟厂住宅新区乘坐21路公交车。9时30分,从武警医院站上来一位行动不便、步履蹒跚的老人。由于是中途上车,并且是人流量比较大的时间段,公交车上早已没有空座位。在此情况下,车上没有人主动给老人让座。老人只好艰难地握着吊环,站在了老弱病残孕爱心专座的旁边。直到老人在赛罕区医院站下车,一直没有人让座。

  10时45分,在记者乘坐的34路公交车上,一位老人站在老弱病残孕爱心专座旁,一只手握着吊环,另一只手还提着一袋子水果,而坐在爱心专座的女孩则无动于衷。

  采访中,家住赛罕区公务员小区的刘辉说:“公交车是一个城市的窗口,眼下,呼和浩特市正值旅游旺季,许多外地游客甚至外国人会来这里旅游,大家应该从自身做起,主动向需要的人让座,以对外展示首府公众的美德。”

   【直击四】设施遭破坏

  时间:8月11日

  地点:36路公交车

  公交车座椅上配有柔软的海绵坐垫和靠背,本来是为了让乘客乘车时感到更加舒适,然而,公交车座椅上的海绵垫却频频遭到乘客破坏。

  10时30分,记者来到皮革厂站,乘坐了一辆由皮革厂开往经贸外语学院的36路公交车。上车后,记者发现座椅上的海绵坐垫和靠背破烂不堪。随后,记者把每一个座椅都看了一下,几乎所有的座椅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座椅上的海绵垫被人划破成了面条状,有的被人抠出了大大小小的洞,还有部分座椅上的海绵坐垫和靠背干脆被扯了下来,塑料硬壳直接裸露在外面,坐上去很不舒服。此外,座椅背也被人当成了“涂鸦墙”,乱写乱画现象极为严重。

  据呼和浩特市公交(集团)第四分公司经理徐跃春介绍:“乘客破坏公交车设施不是个例,之前我们在一些公交车上配了逃生锤,但是没多久,逃生锤丢得所剩无几。此外,座椅的软包也经常被破坏,一些爱心市民和社区为我们赠送了爱心坐垫,可不出一个星期也都被偷走了。”

   【声音】文明乘车靠自觉

  “一个城市文明与否,更多地体现在一些细节上,每个市民都要从自身做起,从细节入手,做文明乘客,注意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采访中,市民王文君这样说道。对于这些在乘车中常见的不文明现象,呼和浩特市公交总公司营运处处长董化兵表示,如今,乘坐公交车的乘客整体素质持续上升,不文明现象也在逐渐减少,但仍然存在。要从根本上杜绝不文明行为的发生,还要靠市民提高文明乘车的意识、自我约束,才能创造良好的乘车环境。

  “我们呼和浩特市所有的公交车唯一的服务人员就是司机,这使公交车在管理上受到一些限制,司机主要工作是驾驶,确保乘客出行安全。他们没有办法做到时刻关注车内情况以及一些不文明现象,只能偶尔通过反光镜观察车内情况,通过播放宣传用语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制止。”董化兵说。对于公交车上的不文明现象,公交工作人员基本就是口头进行礼貌劝阻,大多数乘客听到提醒后能自觉地改正,但是也有一部分置之不理。

  据徐跃春介绍,该分公司有230多辆车,近40名保洁员,她们每天6时30分开始工作直到21时收车,每一趟车回来,她们都要进行清扫,一些乘客习惯吃口香糖,吃完后随手扔到了车内,这些很难清理的口香糖,给保洁员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如果市民不随手丢垃圾,保洁员的工作量也会减轻不少。

  记者采访中还了解到,呼和浩特市公交公司每年都要投入100多万元更换公交车坐椅、扶杆、灭火器、公交车站牌等公共设施。其中,每天都有3~5块公交车站牌被人为损坏,而更换损坏的站牌平均需要600元,每年维修被损坏的站牌就要花去50~60万元;每年更换坐椅和扶杆也需要10万多元。(记者 张学博 石 尧 实习生 宋家丽 林 倩 康 荣)

[责任编辑 哈丽琴 ]